抗體理論與技術

抗體理論與技術

抗原的製備技術 抗原抗體反應相關的實驗技術 抗原抗體反應中的免疫組織化學實驗技術

圖書信息

作 者: 王延華李官成,(澳)周 編
叢 書 名:21世紀生物技術叢書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ISBN:9787030242242出版時間:2009-03-01版 次:2頁 數:237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生物科學

內容簡介

《抗體理論與技術》是《21世紀生物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抗體理論與技術(第2版)》於2005年出版,2009年進行再版。隨著當今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需求的日益擴大,現予以再版。第二版在第一版基礎上主要增加了實驗技術,從而使《抗體理論與技術(第2版)》更具可操作性。全書分上、下兩篇,共17章,是國內生物科學領域中一本較全、較新,全面闡述抗原、抗體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術的學術著作。上篇共10章,介紹了抗體的研究歷史、現狀與發展、抗原與抗原提呈、抗體的結構與功能、免疫應答等基本理論;此外,還介紹了抗體製備的相關技術。下篇重點圍繞抗原抗體反應,用7章例證實驗介紹了與抗原抗體相關的常用技術,包括免疫酶組織化學技術、免疫熒光化學技術、免疫印跡技術、ELISA技術、抗體封閉技術等,從而使《抗體理論與技術(第2版)》更全面和更具可操作性。《抗體理論與技術(第2版)》可供生物醫學專業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從事與抗原抗體研究有關的科研人員閱讀和實驗時參考。

目錄

上篇 抗原、抗體及其製備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抗體研究的簡史
第二節 抗體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二章 抗原與抗原提呈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抗原提呈細胞
第三節 抗原提呈
第三章 抗體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抗體的分子結構
第二節 抗體的生物合成
第三節 抗體分子的基因結構和重排
第四節 抗體的生物學活性和特性
第四章 免疫應答與調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三節 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
第四節 免疫調節
第五章 抗原的製備技術
第一節 抗原的製備
第二節 載體蛋白的選擇與連線
第三節 佐劑的製備與套用
第六章 多克隆抗體
第一節 動物選擇
第二節 抗原的劑量與免疫途徑
第三節 免疫程式
第四節 抗血清的效價測定與保存
第七章 單克隆抗體
第一節 產生的歷史與原理
第二節 雜交瘤細胞系的建立和檢定
第三節 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第四節 抗獨特型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第八章 基因工程抗體
第一節 嵌合抗體
第二節 改型抗體
第三節 噬菌體抗體庫技術
第四節 核糖體展示技術
第九章 轉人Ig基因鼠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酵母人工染色體技術
第三節 基因敲除技術
第四節 含人Ig轉基因小鼠的構建
第十章 抗體的表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原核表達系統
第三節 真核表達系統
第四節 動植物表達系統
下篇 抗原抗體反應相關的實驗技術
第十一章 抗原抗體反應中的免疫組織化學實驗技術
第十二章 抗原-抗體反應中的抗體特異性
第一節 蛋白質的免疫特異性
第二節 抗體的特異性及對免疫組織化學實驗的影響
第三節 鑑定抗體特異性的試驗
第四節 訂購抗體時的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抗原-抗體反應中的免疫酶組化學技術——大鼠脊髓內NTF及其受體的定位
第一節 實驗原理
第二節 實驗所需設備、試劑及其配製
第三節 實驗步驟
第四節 實驗結果
第五節 結果分析與實驗體會
第十四章 抗原-抗體反應中的免疫螢光化學技術——大鼠脊髓神經元與星形膠質細胞標記
第一節 實驗原理
第二節 實驗所需設備、試劑及其配製
第三節 實驗步驟
第四節 實驗結果
第五節 實驗體會
第十五章 免疫印跡技術在檢測脊髓TGF-β1中的套用
第一節 實驗原理
第二節 實驗所需設備、試劑及其配製
第三節 實驗結果
第四節 實驗體會
第五節 套用與展望
第十六章 抗原-抗體反應中的ELISA技術
第一節 ELISA技術簡介
第二節 ELISA技術測定CDK4R24C基因突變鼠血漿中Tpo水平——雙抗體夾心法
第三節 ELISA技術的操作要點
第十七章 抗體封閉技術在探討脊髓內源性BDNF作用中的運用
第一節 實驗原理
第二節 實驗設備、儀器和方法
第三節 實驗結果
第四節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實驗體會
·收起全部<<

前言

21世紀是生命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如果說20世紀後半葉是資訊時代,那么21世紀上半葉,生命科學將成為主宰。隨著我國加入WTO後與世界科技日益接軌,技術的競爭已呈現出其核心地位和作用。正是在此背景下,為適應我國21世紀生物技術發展和需求,科學出版社組織編寫了這套融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術為一體、獨具特色、主要面向一線科技人員的學術著作——《21世紀生物技術叢書》。本套叢書共有八本,包括《組織細胞化學理論與技術》、《神經細胞培養理論與技術》、《蛋白質理論與技術》、《分子雜交理論與技術》、《PCR理論與技術》、《基因克隆理論與技術》、《抗體理論與技術》、《幹細胞理論與技術》。自2005年3月本套叢書問世以來,即得到了廣大生物技術科技工作者的喜愛,2006年1月即進行了重印。本套叢書對滿足日益擴大的研究生實踐需求,以及我國21世紀生物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由於生物技術發展迅速和需求日益擴大,本套叢書於2009年再版。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主要對實驗技術進行了全面增補和修訂,新增內容20餘章。補充了神經形態示蹤、腫瘤幹細胞培養、神經幹細胞移植、轉基因幹細胞構建、抗體封閉、細胞凋亡染色、免疫螢光染色、蛋白質組和基因組等實用技術,並對各技術的相關實踐經驗進行了更全面的總結。叢書從形態、細胞、分子生物學三個層面介紹了目前常用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進展及其相關技術與套用。從培養科學思維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的目標出發,以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目的,面向我國日益增多的研究生和廣大的一線科研人員。在編寫方式和風格方面,力求強調基本概念和理論的闡述,注重基本技術的實踐,並提供了大量原版彩圖及實驗經驗體會,使叢書更具實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