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塞磊落

抑塞磊落,拼為yì sè lěi luò,形容心地抑鬱,有志未伸,為人卻胸懷坦白。出自唐•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書寫】 抑塞磊落
【注音】yì sè lěi luò
【解釋】形容心地抑鬱,有志未伸,為人卻胸懷坦白。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年代】 唐代
【分詞解釋】抑塞 : 1.壓抑;阻塞。2.抑鬱,鬱悶。
磊落 : ①(心地)正大光明。②〈書〉多而錯雜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名家用成語

即空觀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緒餘以為傳奇。★明·睡鄉居士《〈二刻拍案驚奇〉序》
嶁蟻有微忱,抑塞無由揚。★明·劉基 《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於今視昔,問誰能拔抑塞磊落之才。★清·許仙屏《信陵君祠楹聯》
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蘆川詞提要》對張元乾的《賀新郎》的評語
諸君得此,也可以少慰抑塞磊落了。★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六十回
好像一種抑塞磊落之氣,充塞於字裡行間。 ★清· 韓邦慶 《海上花列傳》第五十三回

成語示例

1、……《祝英台近》適宜表達抑塞磊落的幽咽情調。
2、學者當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