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負

承負,道教講“承負”即“因果”更勝於因果也。意思是前輩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

道教講“承負”即“因果”更勝於因果也。意思是前輩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道教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同樣,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即是這種理論。佛教及婆羅門教的因果論,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因果講得是個人,但是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那么就如魚無法離開水一樣,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形成“波紋”影響周遭的環境和他人。所以承負論比因果論更完善及人性化,而且更加的富有責任感。現今社會,諸多冷行惡作,都是因為長期以來的因果報應自己背的觀念在作怪,這種自掃門前雪的觀念雖然有一定的規範自身的作用,但是對於社會群體的穩定及大環境的良性發展是非常的不利的。而“承負”的觀念,則能完整的連結個人與社會的互動,自身與他人之間的約束,應為,造作惡行所承擔的後果不僅僅是自己而會危及後人,這樣就會少了許多“一了百了”的錯誤思想,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改進是會起到長足的進步的,所以在現今社會問題中,“承負”說是對道德狀況加強及改進的更有效的思想認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