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行

承兌行

(Accepting Bank),也稱商人銀行或投資信託行。18世紀末,。遠期信用證如要求受益人出具遠期匯票的,會指定一家銀行作為受票行,由它對遠期匯票做出承兌,這就是承兌行。如果承兌行不是開證行,承兌後又最後不能履行付款,開證行應負最後付款的責任。若單證相符,而承兌行不承兌匯票,開證行可指示受益人另開具以開證行為受票人的遠期匯票,由開證行承兌併到期付款,承兌行付款後向開證行要求償付。

概念解釋

(Accepting Bank),也稱商人銀行或投資信託行。18世紀末,。遠期信用證如要求受益人出具遠期匯票的,會指定一家銀行作為受票行,由它對遠期匯票做出承兌,這就是承兌行。如果承兌行不是開證行,承兌後又最後不能履行付款,開證行應負最後付款的責任。若單證相符,而承兌行不承兌匯票,開證行可指示受益人另開具以開證行為受票人的遠期匯票,由開證行承兌併到期付款,承兌行付款後向開證行要求償付。

市場承兌行

A)承兌行

承兌行是開證行在承兌信用證中指定並授權向受益人承擔(無追索權)付款責任的銀行。

B)政策性、國有、部分股份制

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和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浦東發展銀行和浙商銀行。

C)其他中小金融機構

其他中小金融機構在我行由授信的名單如下表示:

序號 同業客戶名稱 申報承兌授信額度(單位:億) 序號 同業客戶名稱 申報承兌授信額度(單位:億)
1 江蘇銀行 5 44 內蒙古銀行(原呼和浩特市商業銀行) 0.5
2 上海銀行 5 45 紹興銀行(原紹興市商業銀行) 1
3 天津銀行 5 46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 0.6
4 南京銀行 5 47 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 0.5
5 北京銀行 5 48 鄞州銀行 0.5
6 渤海銀行 8 49 營口銀行 0.5
7 大連銀行 2 50 德陽銀行(原德陽市商業銀行) 0.5
8 盛京銀行 1.5 51 東營市商業銀行 0.6
9 錦州銀行 1 52 滙豐銀行(中國) 1
10 吉林銀行 1.5 53 平安銀行 5
11 廈門國際銀行 3 54 萊商銀行 0.5
12 哈爾濱銀行 1.5 55 花旗銀行(中國) 1
13 徽商銀行 5 56 晉城市商業銀行 0.5
14 天津農商銀行 1.5 57 富滇銀行 2
15 威海市商業銀行 1 58 無錫農村商業銀行 1
16 杭州銀行 3 59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 5
17 包商銀行 1.5 60 長沙銀行 2
18 東亞銀行(中國) 1 61 南充市商業銀行 0.5
19 福建海峽銀行(原福州市商業銀行) 2 62 江陰農村商業銀行 1
20 河北銀行(原石家莊商業銀行) 2 63 漢口銀行 3
21 廣州銀行(原名廣州市商業銀行) 3 64 廣西北部灣銀行 0.5
22 湛江商業銀行 0.5 65 渣打銀行(中國) 1
23 寧波銀行 5 66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2
24 太倉農村商業銀行 1 67 洛陽銀行 1
25 重慶銀行 3 68 九江銀行 0.5
26 北京農村商業銀行 5 69 廈門銀行 2
27 泉州銀行(原泉州市商業銀行) 1 70 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 1
28 鞍山銀行(鞍山市商業銀行) 0.5 71 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 1
29 華融湘江銀行 0.5 72 湖北銀行(原宜昌市商業銀行) 0.5
30 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 1 73 貴陽銀行(貴陽市商業銀行) 0.5
31 南昌銀行 0.5 74 嘉興市商業銀行 0.6
32 溫州銀行(原溫州市商業銀行) 2 75 齊商銀行 1
33 成都銀行 2 76 東莞銀行 1.5
34 日照銀行(原日照市商業銀行) 0.6 77 瑞穗實業銀行(中國) 1
35 重慶三峽銀行 0.5 78 浙江稠州商業銀行 0.6
36 蘇州銀行 1 79 浙江民泰商業銀行 0.5
37 西安銀行(原西安市商業銀行) 3 80 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 1
38 金華市商業銀行 1 81 武漢農村商業銀行 2
39 浙江溫州鹿城農村合作銀行 0.5 82 遼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5
40 阜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5 83 葫蘆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5
41 丹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5 84 寧波餘姚農村合作銀行 1
42 珠海華潤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 85 寧波慈谿農村合作銀行 1
43 蘭州銀行 0.5 86 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 1
合計 14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