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布朗

托馬斯·布朗

托馬斯·布朗 【Thomas Brown 1778.01.09-1820.04.02】,英國哲學家和聯想主義心理學家。出生於蘇格蘭的柯庫布里郡的柯克麥布雷克,逝於倫敦。他在愛丁堡長大,求學於倫敦,並在愛丁堡大學獲得醫學學位。

簡介

托馬斯·布朗布朗是 J.斯圖爾特的弟子和助手,並共同擁有道德哲學教授職位達 10 年之久。他的講稿《人的心靈哲學演講集》,在他死後不久即發行於世。他繼承蘇格蘭的傳統並把它轉化為聯想主義,對聯想主義心理學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布朗把聯想主義改稱為提示原則。
“提示”即由此及彼、互相引起,是心的主動作用而不是觀念間的粘合力。可分兩種:一種是簡單提示,如其他人所說的聯想;另一種是關係提示,即知覺或構想兩個對象時立即覺察到其相互關係,這種關係感不是感覺而是全新的經驗、判斷、推理和抽象等的關係提示。他指出,“提示”引起複雜的心理狀態,不只是集合,而是如同化學反應那樣的溶合,它的性質已與原成分完全不同。這一“心理化學”的見解對其後的 J.S.穆勒和馮特均有影響。

詳細信息

傳統的聯想律指出了聯想的一般條件。他則提出九條決定某一特定聯想的“次級聯想律”:
原先感覺持續時間的長短;
它們的強烈程度;
經常的程度(頻率);
時間的遠近(近因原理);
常相伴隨,很少例外的情況,容易記憶;
個人之間的天性差異;
個人情緒的暫時變異;
暫時的身體異常狀況;
以往的生活和思想習慣。
其中前四條尤為重要,至今在心理學中仍占有一定地位。
布朗還是心理學史上著名的“勒格蘭黨派”三人小組中的第三位成員,其先行者分別為 T.里德和 D.斯圖爾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