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萊多古城

托萊多古城

托萊多(Toledo)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國家古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已將整個古城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托萊多於公元前192年,被羅馬人占領。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統治西班牙,並在該城定都。

基本信息

簡介

托萊多(Toledo)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國家古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已將整個古城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托萊多於公元前192年,被羅馬人占領。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統治西班牙,並在該城定都。

歷史

711年,托萊多被阿拉伯人攻陷。1085年,阿方索六世收復托萊多,成為卡斯蒂利亞王國首府和全國主教中心。 1561年,西班牙國王遷都馬德里,托萊多的大都市身影開始逐漸淡出。
托萊多位於馬德里西南70多公里處,是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首府和托萊多省會,距離馬德里的車程不到一個小時。從八世紀阿拉伯統治時期,阿拉伯人、基督徒和猶太人共居此城,托萊多成為“三種文化之都”。基督徒、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幾百年生活在一起,給托萊多留下了偉大而珍貴的藝術和文化遺產。

特色

托萊多古城托萊多古城
托萊多古城最著名的建築當數大教堂 (la Catedral) ,是西班牙最大的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作為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的托萊多大教堂,是哥特藝術的頂峰之作,也是最佳的歷史見證。公元6世紀,它是哥德人的宗教聖殿。公元9世紀,摩爾人又改為伊斯蘭寺廟。
1224年起,改為天主教堂。各種流派的建築師,在一座教堂內,留下不同時代、不同宗教的烙印。教堂正門左側鐘樓高90米,上掛一口重17。 5噸的大鐘,是14世紀時所建造,在附近任何一條街巷取90米鐘樓的風景,都會是幅美麗的圖畫。
另外,托萊多的聖馬丁橋 (puente de San Martín) 建於十三世紀,橋頭矗立兩座防衛塔,屬哥特風格。
托萊多古城地勢險峻,建築在山崖上的城區被泰加斯河三面環繞,由三座古橋通入城區。老城內街道縱橫交錯,所有風景在步行範圍之內。
在周末,托萊多的許多博物館免費開放,其中包括畫家格雷科的故居和美術館。那是在城南,距離塔霍河只有幾十米遠,那可不是一般的河岸,而是數十米高的峭壁。
格雷科被認為是西班牙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畫家,在他之後許多年才有了土生土長的委拉斯凱支和戈雅,這三位以及二十世紀的西班牙三傑——畢卡索、米羅、達利——已成為世界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從十幾年前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到幾天前剛剛參觀過的馬德里普拉多藝術館,我見過格雷科的不少原作,因此會特別留意畫家的葬身之地,這一點西方遊客不大關心。儘管如此,我很快打聽到畫家遺體的存放地。
那是在城西的聖多明各修道院,從大教堂出發幾分鐘就走到了。當我找到那裡,只見到三五位遊客,門票1.5歐元,這是任何日子都不免票的私立單位。一個年老的白人嬤嬤負責收票,另外一個年輕的黑人嬤嬤做嚮導。她先帶我參觀了木質部分,四百多年依然完好無損,另一頭是石頭砌的,同樣布置得富麗堂皇,正廳懸掛著格雷科的多幅油畫,包括《基督的再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