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字

手頭字

手頭字是民間手頭常寫的俗體字。現在我們主張把‘手頭字’用到印刷上去,省掉讀書人記憶幾種字型的麻煩,使得文字比較容易識,容易寫,更能夠普及到大眾。

基本信息

手頭字

正文

民間手頭常寫的俗體字。1935年初,上海文化教育界人士陳望道胡愈之陶行知等提出把這種俗體字用到印刷上去,使印刷體與手寫體取得一致。1935年 1月,他們成立“手頭字推行會”,選定第一批手頭字 300多個(見圖)。2月,由蔡元培、邵力子、郭沫若、鄭振鐸等 200人和15家雜誌社聯名發表《推行手頭字緣起》,說:“我們日常有許多便當的字,手頭上大家都這么寫,可是書本上並不這么印。識一個字須得認兩種以上的形體,何等不便。現在我們主張把‘手頭字’用到印刷上去,省掉讀書人記憶幾種字型的麻煩,使得文字比較容易識,容易寫,更能夠普及到大眾。這種主張從前也有人提出過,可是他們沒有實在做,所以沒有什麼影響。現在我們決定把‘手頭字’鑄成銅模澆出鉛字來,拿來排印書本。先選出手頭常用的 300個字來作為第一期推行的字彙,以後再逐漸加添,直到‘手頭字’跟印刷體一樣為止。希望關心文化的先生們,贊同我們的主張,並且儘量採用這個字彙。”這 300個手頭字的很大一部分,後來被《漢字簡化方案》所採用。

手頭字手頭字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