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漢語詞語]

手足[漢語詞語]

手足shǒu zú,指兄弟,親如手足;也可指動作、舉動。《淮南子·兵略訓》:“凡此五官之於將也,猶身之有股肱手足也。”講的是手和腳;《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講的是謂關係密切,不可分割;《易林·益之蒙》:“飲酒醉酣,跳起爭鬭,手足紛拏,伯傷仲僵。” 講的是兄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手足

【拼音】shǒu zú

【英譯】brothers;act;henchmen;hand and foot

【基本解釋】

1. 指兄弟:親如手足

2.指舉動、動作:手足無措

3.指黨羽,爪牙:廣有手足

4. 手和腳

詳細解釋

意指兄弟

(1)指親密。

《漢書·田儋傳》:“田假、田角、田間,於楚趙非手足戚。”

(2)指兄弟。

《梁書·邵陵王綸傳》:“豈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

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

引證解釋

手和足。

《淮南子·兵略訓》:“凡此五官之於將也,猶身之有股肱手足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體而生,二頭,四手足,”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蔡澤曰:‘夫人生百體堅強,手足便利,聰明聖智,行道施德於天下,豈非世所敬慕為賢豪者與?’”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肩推黃棘之門牆,韁鎖情懷,桎梏手足以取辱焉。”

比喻整體的分支。謂關係密切,不可分割。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

唐 陳子昂《上軍國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縣令,陛下之手足。未有無腹心手足而能獨理者也。”

郭小川《青松歌》:“咱們小興安嶺的人啊,與青松親如手足!”

喻兄弟。

漢 焦贛《易林·益之蒙》:“飲酒醉酣,跳起爭鬭,手足紛拏,伯傷仲僵。”

宋 王禹偁《擬追封建成元吉為巢王息王制》:“頃念宗祧之重,致忘手足之情。”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實不相瞞,舍間上有年邁二親,下無手足相輔。”

1.

手和足。

《淮南子·兵略訓》:“凡此五官之於將也,猶身之有股肱手足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體而生,二頭,四手足,”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蔡澤曰:‘夫人生百體堅強,手足便利,聰明聖智,行道施德於天下,豈非世所敬慕為賢豪者與?’”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肩推黃棘之門牆,韁鎖情懷,桎梏手足以取辱焉。”

2.

比喻整體的分支。謂關係密切,不可分割。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

唐 陳子昂《上軍國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縣令,陛下之手足。未有無腹心手足而能獨理者也。”

郭小川《青松歌》:“咱們小興安嶺的人啊,與青松親如手足!”

3.

喻兄弟。

漢 焦贛《易林·益之蒙》:“飲酒醉酣,跳起爭鬭,手足紛拏,伯傷仲僵。”

宋 王禹偁《擬追封建成元吉為巢王息王制》:“頃念宗祧之重,致忘手足之情。”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實不相瞞,舍間上有年邁二親,下無手足相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