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尾鶯屬

棕扇尾鶯

dd

中 文 名: 棕扇尾鶯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Zitting Cisticola
拉丁學名: Cisticola juncidis
地理分布 非洲、南歐、印度、中國、日本、菲律賓、東南亞、巽他群島蘇拉威西

棕扇尾鶯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體小(10厘米)而具褐色縱紋的鶯。腰黃褐色,尾端白色清晰。與非繁殖期的金頭扇尾鶯的區別在於白色眉紋較頸側及頸背明顯為淺。
虹膜-褐色;嘴-褐色;腳-粉紅至近紅色。
分布狀況:亞種tinnabulans繁殖於中國華中及華東,越冬至華南及東南。常見於海拔1200米以下。
習性 棲於開闊草地、稻田及甘蔗地,一般較金頭扇尾鶯更喜濕潤地區。求偶飛行時雄鳥在其配偶上空作振翼停空並盤旋鳴叫。非繁殖期懼生而不易見到。
叫聲描述 作波狀炫耀飛行時發出一連串清脆的zit聲。

灰胸鷦鶯

dd

中 文 名: 灰胸鷦鶯
英 文 名: Grey-breasted Prinia
拉丁學名: Prinia hodgsonii
地理分布 喜馬拉雅山麓至中國西南及東南亞

灰胸鷦鶯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體型略小(12厘米)的灰褐色鷦鶯。具略長的凸形尾。繁殖期成鳥:上體偏灰,飛羽的棕色邊緣形成翼上的褐色鑲嵌型斑紋;下體白,具明顯的灰色胸帶。非繁殖期的成鳥及幼鳥難與非繁殖期的暗冕鷦鶯相區分,但淺色的眉紋較短(於眼後模糊不清);嘴較小而色深,尾端白色而非皮黃色。尾比褐頭鷦鶯短很多。亞種 rufula 於非繁殖期頭頂多棕色,下體奶棕色。
分布狀況:常見於次生林下植被、灌叢及草地,高可至海拔1800米。亞種confusa 為留鳥於四川南部及雲南西部和南部;rufula於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北部。
習性 冬季結群。懼生且藏匿不露。習性似暗冕鷦鶯但喜較乾燥的棲息環境。
叫聲描述 鳴聲為響而尖的chiwee-chiwee-chiwi-chip-chip-chip聲,音調音量均上升至突然停止。叫聲為chew-chew-chew或連續的zee-zee-zee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