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葡萄

戶縣葡萄

戶縣葡萄,陝西省鄠邑區(戶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鄠邑區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屬暖熱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乾濕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是適宜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的地區,素有“銀戶縣”之美譽。戶縣葡萄栽種歷史悠久,唐代詩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流傳千古。2012年06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戶縣葡萄”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信息

產地環境

戶縣地理戶縣地理

戶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縣域在東經108°22′至108°46′,北緯33°46′至34°16′之間。縣城在東經108°37′北緯34°07′之交點,海拔418.8米。

縣域自然條件優越,屬暖熱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乾濕分明,無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氣溫13.5度,極端最高氣溫43.0度,極端最低氣溫-16.9度,年均降水量627毫米。光、熱、水資源豐富,是適宜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的地區,素有“銀戶縣”之美譽。境內水資源充沛,地下水存量4億立方米,有36條大小河流,均源出秦嶺北麓,出山後匯成澇河、甘峪河、太平河、高冠河四大水系,分布全縣,貫通南北。甘峪河流入澇河,澇河北流入渭,太平河與高冠河水系匯入灃河。全縣各條河流為平原地下水補給形成水網,為全縣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

葡萄產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這裡在構造上屬渭河地塹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徵可分秦嶺北麓山前洪積扇、扇緣窪地、黃土台原、渭河階地及河漫灘地,海拔600—388米。地面從南向北,從西向東微傾斜,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葡萄的適宜產區。

同時,戶縣葡萄栽種歷史悠久,自周朝起就有栽培葡萄的記載,並留有“風馳夕陽下,鳥鳴不夜天”的佳話,

唐代詩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也流傳千古。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戶縣葡萄戶縣葡萄

戶縣葡萄果穗整齊,果穗園錐形帶副穗,鬆緊度中等偏緊,單穗30cm×18cm,穗重600—1000克,果粒近圓形,縱徑29毫米,橫徑28毫米,單粒平均重10.4g,最大粒重18g,果粉厚,果皮中厚,色澤鮮美,頂端紫黑色,尾部紫紅色,果粒大,果粉厚,果皮中厚,果肉細脆,無肉囊,酸甜可口,拐棗香味濃郁而獨特。“初似琉璃,終成瑪瑙,攢攢簇簇圓圓小”是戶縣葡萄的生動寫照。

營養價值

戶縣葡萄富含人體所需的多量果酸、類黃酮、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B2、B6、C等,還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常食戶縣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尤其是戶縣葡萄中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糖能直接很快被人體吸收,能使低血糖症狀很快緩解,戶縣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戶縣葡萄,能健脾和胃;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老化劑,可抗衰老,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戶縣葡萄中含有的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蘆醇,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防止癌細胞擴散。戶縣葡萄製成的葡萄汁,可以幫助器官移植手術患者減少排異反應,促進早日康復。

歷史淵源

戶縣葡萄戶縣葡萄

戶縣葡萄歷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葡萄的記載,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並留有“風馳夕陽下,鳥鳴不夜天”的佳話。
《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場人(官名,掌場圃收入),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珍異之物,以時斂而藏之。”珍異這裡即指蒲桃、枇杷等。”鄠邑區(戶縣)當時屬周朝首都豐京轄區,而“蒲桃”正是葡萄在漢朝時的名稱。《古今圖書集成·西安府紀事》和清朝康熙二十年《戶縣誌·古遺蹟考》均記載:“成王十七年,周公作《無逸》而請老於豐。”傳說,周公因為牙齒不好,成王特許將葡萄植於莊園,以至推廣到民間。
再後來,秦、漢、唐的上林苑均在戶縣,萯陽宮、太平宮,亭台樓閣、跨山凌谷,葡萄良種、多樣呈奇。曾存於戶縣草堂寺的一通石碑上記載:後秦姚興邀西域高僧鳩摩羅什譯經於草堂寺,偶見葡萄,思鄉鬱結,於是遣使於龜茲引來西域葡萄種植之。後來姚興品嘗後誇讚曰:“滋美矣,鄠縣蒲陶”。自此,每至金秋,戶縣葡萄便被作為貢品獻與王族,王族中就有了“戶縣葡萄冠天下”的說法,戶縣葡萄的美譽也就延襲至今。
20世紀80年代,戶縣葡萄研究所(今西安葡萄研究所)致力於葡萄的栽培最佳化。
20世紀90年代,開發出戶太八號品種,因地處太平河區域得名。

品質榮譽

得益於優良的生產條件,戶縣葡萄果穗整齊,粒粒飽滿,酸甜可口,營養價值高而遠近聞名。

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戶太葡萄之鄉”和“中國十大優質葡萄基地”等稱號。

2012年06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戶縣葡萄”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7年7月,“戶縣葡萄”在第二十三屆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上獲得全國“金獎”榮譽稱號。
2018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戶縣葡萄"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生產情況

戶縣葡萄戶縣葡萄

2007年,鄠邑區葡萄種植面積達11000畝,葡萄總產量1000萬公斤,平均畝產1200—1500公斤,最高達到5000公斤,年產值至少4000萬元。建成市級葡萄示範園1個,縣級示範園6個,家庭式葡萄酒莊1個,葡萄種植公司3家。
2012年,鄠邑區葡萄種植面積為1666公頃,年總產值為3億元。
2013年,鄠邑區葡萄種植面積達到4000公頃,產業總產值達到4億元。
2015年,戶縣葡萄種植面積6.5萬畝,掛果面積5萬畝,年產量達到6萬噸。榮獲“中國果品區域共用品牌50強”稱號。
2016年,“戶縣葡萄”種植面積達6.6萬畝,年產量10萬多噸,年銷售額7億多元。獲得品牌價值評估5.85億元。
2017年,西安鄠邑區葡萄面積6.6萬畝,年產量10萬噸,產值7.5億元。成功註冊“戶縣葡萄”集體商標

葡萄作為戶縣的優勢特色產業,其作務技術和種植規模在陝西省一直居於領先地位。據統計,2007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已達11000畝,葡萄總產量1000萬公斤,平均畝產1200~1500公斤,最高達到5000公斤,年產值至少4000萬元。通過長期的精心篩選,戶縣確定了當地適宜栽種的“戶太8號”、紅提、紅貴族、新華一號等品種,基本上形成了西部以早熟品種為主、東部以中晚熟品種為主的較為合理的品種結構,葡萄的種植面積、產量、質量逐年得到提升。

戶縣葡萄種植與加工顯現出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到2007年,僅以“戶太”葡萄為例,平均畝產1500公斤,畝均產值0.6萬元,淨利潤0.4萬元,較糧食生產高出4倍以上,較其他果蔬高出1至3倍。而戶太8號葡萄,粒大、穗大、色澤好、含糖高、耐貯運,鮮食加工兼用,是外銷的絕對優勢品種。

同時,戶縣葡萄生產加工技術日趨最佳化,配套栽培技術逐步完善成熟,葡萄多次結果和無核化生產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研究開發的“戶太”葡萄汁、葡萄酒(乾紅、半乾)和白蘭地等系列產品市場反響較好,更令人鼓舞的是,冰葡萄酒生產試驗取得了成功。據戶縣農業部門介紹,該縣在葡萄的設施促早、延遲栽培技術等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到2007年,戶縣境內已建成市級葡萄示範園1個,縣級示範園6個,家庭式葡萄酒莊1個,葡萄種植公司3家,即:西安葡萄研究所、天菊實業公司、紅貴族葡萄園;葡萄協會3個,即:戶縣葡萄行業協會、戶縣草堂葡萄合作社、山野葡萄協會。這些專業協會和龍頭企業都已實現精品包裝、品牌銷售,“戶太”葡萄系列加工品在市場上也是供不應求。

到2012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近1700公頃,以戶太葡萄為主的中晚熟葡萄1500公頃,年葡萄總產量約2.4萬噸,產值3億元。同時,該縣以西安葡萄研究所為龍頭的葡萄深加工不斷取得新進展。其研究開發的“戶太8號”甜葡萄酒、乾紅葡萄酒、半乾紅葡萄酒和濃縮葡萄汁等系列加工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地理標誌

項目 內容
產品名稱 戶縣葡萄
地理標誌 , 類別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2年第91號
批准時間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產地範圍 陝西省戶縣 草堂鎮 、 龐光鎮 、 石井鎮 、 天橋鎮 、 蔣村鎮 5個鎮及太平旅遊區管委會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戶縣葡萄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陝西省戶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戶縣葡萄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戶太系列品種。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山前洪積扇土與礫石混合土壤,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pH值6.5至7.0。

三、栽培管理

1.苗木培育:扦插繁殖。

2.栽培方式:籬架栽培,栽培密度不大於2400株/公頃。

3.花果管理:通過花穗整形和疏果粒,每穗粒數控制在40至60粒。不多於三茬果,每茬果每666.7平方米(畝)產量不大於1000kg。

4.施肥:每年每666.7平方米(畝)施用有機肥基肥不少於3噸。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葡萄顏色為紫紅或紫黑顏色,可溶性固形物達到18%後方可採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穗整齊,果粉厚,果皮中厚,頂端紫黑色,尾部紫紅色,果肉細脆,無肉囊,酸甜可口,有獨特的拐棗香味。

2.理化指標:可溶性固形物≥18%,總酸0.45%至0.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