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廷源

戴廷源,字怡泉,號秀山樵子、尼郎山人。 戴廷源的篆、隸書法,植根於國學巨脈之金石文化,從作品藝術風格上看,直追秦漢而古貌蒼茫。 戴廷源在篆、隸、楷、行、草上均有造詣,而且從“蠅頭小楷”到“擘窠大字”都能發揮自如,可以說是一位藝術素質較全面的書法家。

雲南省書法家

人物簡介

戴廷源(1939~ )字怡泉,號秀山樵子、尼郎山人。雲南通海人。1986年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畢業。現為昆明市書法家協會理事,雲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雲南省老幹部書畫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國家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特聘書畫家,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創作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書畫創作委員,中國歷史博物館畫廊藝術指導委員、客座教授。作品在“牡丹杯”國際書法大賽和90西安國際硬筆書法大賽中獲獎,並載於《二十世紀·中華書法篆刻集粹》。作品又被中央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中國書法作品精選徵集工作委員會收藏,並載入作品精選大型紀念冊。入選2007年上海第三屆中國榜書大展。戴廷源書法筆墨傳統,長年在“碑”、“帖”二學中韜光養晦。其作品從“蠅頭小楷”到“擘窠大字”皆有不俗發揮,而尤其擅長妙造篆隸金石韻。論文《闞禎兆及其書法藝術》曾在“新興”雜誌發表。其作品、辭條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名人錄》、《中日書畫作品彙編》、《中華萬歲書畫軍事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社會評說

雲南著名書法家戴廷源,善以金石韻味入書道,作品古貌蒼茫而華滋渾厚。特別是其篆、隸書法,直追秦漢古風,具有“蘊山川之美、凝日月之輝”的大氣魄,筆墨植根於傳統並博採眾長,書法妙造篆隸金石神韻。
戴廷源,字怡泉,號秀山樵子、尼郎山人。出生於文獻禮樂名邦通海,又生長於書香門第之家,他幼年受父母、舅舅等影響,從小就愛上了傳統書畫。六歲那年,戴廷源開始正式習書,從顏楷《顏魯公雙鶴銘》、柳楷《玄秘塔碑》等入門,先鍛鍊“顏筋柳骨”基礎,繼而臨習黃庭堅《松風閣詩》、《李白憶舊遊詩》等行草法帖,為後來書法之發展打下“剛柔並濟”的框架。
後來涉墨篆書、隸書,似乎更中下懷並更善發揮,從古代篆書特別是鐘鼎文、石鼓文上學道,又向漢魏諸碑之隸書取經,戴廷源的篆、隸書法逐漸呈現出古拙而靈動的特點,其筆墨也更擅長於為篆、隸妙造金石古韻了。
戴廷源如今年逾七旬,六十多年來他既書耕不輟又博學廣識,書法之外於國畫、油畫、水彩、篆刻、雕塑、攝影等也有造詣。其書法作品遍布民間,嵩明法界寺和藝海樓、雲師大圖書館、通海城隍廟和西山通運樓、建水南山寺大雄寶殿等文化名勝地均可得見。而其窮十數年心血收集整理出版的《秀山楹聯集錦》、《秀山古今楹聯薈萃》,更聞名昆滇並發行十五萬餘冊。
直追秦漢古貌蒼茫
戴廷源的篆、隸書法,植根於國學巨脈之金石文化,從作品藝術風格上看,直追秦漢而古貌蒼茫。因為他長期從鐘鼎文、石鼓文、漢魏碑文中汲取養分,所以不僅篆書、隸書具有難得的古樸面貌,就是楷書、行書等也從筆墨中流露出鏗鏘金石韻,具有華滋渾厚並剛毅凝重的“碑味”。
篆書是中國古老文字,從殷商甲骨文、兩周金文,直到秦小篆,都屬於篆書範疇。戴廷源學大、小篆諸體,尤其是萃取石鼓文精髓。秦刻在十塊鼓形石上的文字,兩千年來影響著中國篆書藝術的發展,戴廷源深窺其中堂奧,巧加移植並令自己的篆書藝術呈現出古拙陽剛之“石鼓氣度”。刻苦鑽研形成深邃己見,戴廷源書篆給人這樣的觀感,他用筆輕重徐疾隨勢而出,筆畫濃淡粗細變化多端,運筆起承轉合方圓並施,結構剛柔並濟錯落有致……
在隸書上,戴廷源老於碑學之道。他學漢碑《張遷碑》、《乙瑛碑》、《石門頌》、《西狹頌》等,又學魏碑《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張黑女碑》等,又向滇中神品《爨龍顏碑》、《爨寶子碑》汲取精華,使得隸書融漢、魏碑學之長,將隸書古拙的藝術風格與石碑風化形成的千年滄桑美感結合,付諸今日的筆墨實踐。在參通古碑的同時,戴廷源早年學黃庭堅、二王行草的積累,令其隸書在蘊蓄古拙之餘又添灑脫俊逸,在“碑”、“帖”二學之間達成默契。
揮灑榜書大氣磅礴
戴廷源在篆、隸、楷、行、草上均有造詣,而且從“蠅頭小楷”到“擘窠大字”都能發揮自如,可以說是一位藝術素質較全面的書法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擘窠大字”也就是專業上所說的“榜書”,曾經於2008年9月獲得“第二屆中國榜書大賽”第三名,在省市乃至國內都具有較好口碑。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就是自古以來多用於題署宮殿、山嶽、廟宇、樓閣、苑囿、亭台等的大字書法。據刻石和文獻記載,中國首位榜書書家是秦丞相李斯。此後,歷代寫榜書者長江後浪推前浪,推動榜書由特定用途的“署書”,逐漸發展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大字書法藝術。
在雲南地方,戴廷源的榜書作品經常被用於廟堂、景區、樓閣、招牌等場合,其榜書以大氣磅礴見長,符合大眾特別是使用者的審美心理。從書風來看,其榜書內蘊顏柳筋骨,外彰黃庭堅、二王行草氣度,字裡行間還時不時透出漢魏古碑風韻。榜書字大而不僵,線條峭拔峻勁而富有彈性,結構端莊凝重而欹正相隨,章法輕重相攜而收放自如。
很多人寫榜書,雖然大氣卻容易僵滯。戴廷源揮灑榜書大氣磅礴,而且能寫出多見於“蠅頭小楷”的那種精健秀逸,字型大而不失精微之妙,俊俏、靈動、妍美之姿別開生面。(本文來源:昆明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