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研究

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研究

《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研究》,作者周呈奇,由九州出版社發行於2007年11月1日出版。本書以對戰後台灣地區引起廣泛影響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基點和核心,結合中外各種重要經濟學說,系統地論述戰後台灣經濟發展進程中所湧現的經濟成長思想。並且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主政官員和經濟學家的經濟思想,並以當時的學術、社會、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為背景來展開探討。

基本信息

作者:周呈奇
ISBN:10位[7801957261]13位[9787801957269]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定價:¥38.00元

內容提要

二戰以後,隨著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產業國際分工以及信息技術革命的開展,如何維持一個經濟體系長期持續的經濟成長已成為戰後世界各國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學者所關切的重大課題。
對於台灣地區在戰後經歷的經濟成長,已經提出了諸多的解釋和探討,但其大多為經濟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從經濟思想史角度進行探討的還十分缺乏。本書在戰後台灣的經濟成長史實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入經濟增長思想史的視角,撥開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表象,提出市場自由化才是推動戰後台灣經濟成長的最為持續和根本的動力。雖然台灣過去不是、現在也仍然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但是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最重要的趨勢就在於朝著更大自由化的市場方向邁進。從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演變和發展來看,台灣的政策經驗以及相關的經濟思想也表明,經濟成長得益於始終一貫地向著自由市場的方向轉變。這個通常稱為經濟自由主義的思想趨勢正體現了戰後台灣經濟制度非政治化的變遷路徑。
本書將以對戰後台灣地區引起廣泛影響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基點和核心,結合中外各種重要經濟學說,系統地論述戰後台灣經濟發展進程中所湧現的經濟成長思想。在涉及每個不同經濟成長領域的論題之下,本書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主政官員和經濟學家的經濟思想,並以當時的學術、社會、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為背景來展開探討。在結構上,本書將從經濟制度、巨觀經濟政策、微觀經濟政策、經濟永續發展、人文思潮與文化等各個不同的層次和領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探討在市場自由化進程中台灣的經濟成長思想。
本書對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研究,其重要的意義也許並不在於提供明確的結論,而是在於對解釋台灣經濟成長提供新的視角、發現新的問題和開拓新的探討領域。本書期望在台灣經濟成長思想史中所呈現出的台灣經濟成長的教訓和問題,最終也能為東亞經濟研究和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

編輯推薦

本書以對戰後台灣地區引起廣泛影響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基點和核心,結合中外各種重要經濟學說,系統地論述戰後台灣經濟發展進程中所湧現的經濟成長思想。在涉及每個不同經濟成長領域的論題之下,本書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主政官員和經濟學家的經濟思想,並以當時的學術、社會、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為背景來展開探討。

作者簡介

周呈奇台灣台北市人。先後就讀於台灣東吳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教於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研究領域主要為巨觀經濟理論、區域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在兩岸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節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內容結構
一、研究方法與視角
二、主要內容
三、體例與相關說明
四、基本結構與要點
第一章戰後台灣的經濟成長與經濟思想的演變
第一節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概況
一、1950年代台灣的經濟情況與“政府”主導的第一次進口替代
二、1960年代出口擴張的選擇與第一次自由化改革
三、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的第二次進口替代及“政府”干預步伐的加快
四、1980、1990年代島內的泡沫經濟危機與台灣經濟轉型的開始
五、2000年至今的台灣產業調整與自由經濟的演進
六、戰後台灣經濟成長的原因與動力
第二節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源流與演變
一、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源流
二、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演變趨勢
第二章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思路與“混合經濟”體制
第一節“混合經濟”的體制與思想
一、戰後台灣的“混合經濟”體制與思想
二、“混合經濟”體制背後的思想解析
第二節“混合經濟”體制下台灣經濟成長的目的與思路
一、當局主導經濟成長的目的與思路
二、當局主導經濟成長思想的變遷
第三節自由經濟思想的批判與“混合經濟”體制的演變
一、戰後台灣經歷的“政府”失靈
二、戰後早期自由經濟思想對“政府”管制的批判
三、“混合經濟”體制朝向自由化的演進
四、重視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的經濟思想轉變
第三章戰後台灣巨觀經濟政策的經濟成長思想變遷
第一節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國際化的思想演進
一、利率管制與利率自由化思想的博弈與演變
二、關於打破壟斷、銀行開放民營的認識
三、匯率自由化、國際化的思想演進
四、金融多元化、國際化的探討——基於金融自由化的延伸
五、評析
第二節財稅政策的思想演變
一、重商主義與戰後台灣的財稅政策
二、預算平衡思想的破壞——從緊縮性的財政到擴張性的赤字財政
三、對戰後台灣重商主義的財稅政策的省思
第三節戰後台灣巨觀經濟政策思想的成就與局限
一、戰後台灣巨觀經濟政策思想的成就——自由化的開端
二、戰後台灣巨觀經濟政策思想的局限——穩定與成長的迷思
第四章戰後台灣微觀經濟政策的經濟成長思想變遷
第一節戰後台灣關於國營、民營的思想探討
一、戰後初期“公營領導民營從屬”發展實業的思想及其批判
二、從“公民營並舉”到“官退民進”發展民營企業的思想轉變
三、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思想探索
第二節戰後以來台灣產業政策的思想變遷
一、“重工業救國”與“自給自足經濟”的思想及其批評
二、從“自給自足”到“比較利益”的思想轉變
第三節開放經濟下的競爭倫理與人性激勵
一、開放經濟下的競爭倫理
二、人性激勵在微觀經濟決策中的作用
第五章戰後台灣從經濟成長到經濟發展的思想變遷
第一節關於經濟思想與經濟發展意義的重新思考
第二節戰後台灣的收入分配、福利與均富思想
一、戰後台灣的收入分配與福利
二、效率追求與公平分配——台灣的“均富”思想及其演變
三、新世紀以來台灣M型社會的日漸形成以及“政府”角色面臨的新轉型
第三節經濟成長與可持續發展
一、“永續發展”的形成——台灣當局從忽視環保到環保與經濟發展並重的思想轉變
二、台灣民間環保思想的積極促進和發展
第四節制度、文化、教育與台灣的經濟發展
一、台灣經濟成長的經驗與制度性體認
二、戰後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文化衝突、文化調適與道德重塑
三、現代教育與台灣後工業時代的經濟發展
第六章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成就與局限
第一節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成就
一、自由化思潮的邁進
二、思與學的結合
三、專業經濟學家取代非專業經濟學家主導經濟思想的時代
四、對中國經濟學前沿經驗與認識的開拓
第二節戰後台灣經濟成長思想的局限
一、威權體制、言論鉗制對經濟思想與政策的壓迫
二、營造主義的濫用
附錄
附錄Ⅰ戰後台灣部分經濟人物小傳
附錄Ⅱ“五四”後期人物對經濟自由的探索——《自由中國》雜誌的經濟思想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