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策四

戰國策·魏策四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原師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注》。

原文

南轅北轍的照片南轅北轍的照片

魏王(魏惠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

,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

魏王準備攻打邯鄲,季梁聽到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來,來不及管衣著不整,顧不得洗頭上的塵土,就忙著去謁見魏王,說:“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大路上遇見一個人,正在向北面趕他的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您既然要到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馬雖然不錯,但是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路費多。’我說:‘路費即使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他又說:‘我的車夫善於趕車。’我最後說:‘這幾樣越好,反而會使您離楚國越遠!’如今大王的每一個行動都想建立霸業,每一個行動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國的強大,軍隊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鄲,以使土地擴展,名分尊貴,大王這樣的行動越多,那么距離大王的事業無疑是越來越遠。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國去的人一樣了嗎?

龍陽泣魚

成語解釋 龍陽君 從釣得大魚而要拋棄小魚,聯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亦有可能像自己要拋棄小魚那樣為 魏王 所遺棄,因而流淚。
成語出處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
成語繁體 龍陽泣魚
成語簡拼 lyqy
成語注音 ㄌㄨㄙˊ ㄧㄤˊ ㄑㄧˋ ㄧㄩˊ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 妾蒙主人恩寵無比,但恐春老花殘,主上恩移寵衰,使妾有龍陽泣魚之悲,班姬題扇之怨,奈何?★元·白樸《 梧桐雨 》第一折

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

依仗魏國的強大,軍隊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鄲,以使土地擴展,名分尊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