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間惆悵客:解謎李商隱的錦瑟人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解謎李商隱的錦瑟人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解謎李商隱的s錦瑟人生》是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10月1日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條形碼: 9787503946646

商品尺寸: 18.2 x 13 x 3 cm

商品重量: 399 g

內容簡介

神奇絢爛如同“夜月一簾幽夢”,纏綿悱惻恰似“春風十里柔情”。古今最美不過唐詩,而最迷人的詩篇屬於晚唐李商隱。他的詩超越了時間和空間,超越了人世的語言,每一個人心中自有一座“義山”,如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首《錦瑟》。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他只不過是愛上了一個女子,便被放逐荒野,一身青衫風雨……身世之傷,不遇之傷,失愛之傷,只隱在綺麗的詩句之間,泛黃的典故背後,是為李商隱。

作者傾藍紫將詩人的落花送回枝上,尋覓那每一朵詩意的初起。蝴蝶夢裡滄海情,那光陰的錦瑟重又彈起,千年之後,更覺動人心魄。

編輯推薦

漫漫古典情全新佳作,首次解讀李商隱其人其詩。揭秘晚唐詩聖的悲情一生,解讀李商隱詩的綺麗詩境。

我是人間惆悵客:解謎李商隱的錦瑟人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解謎李商隱的錦瑟人生

神奇絢爛如同“夜月一簾幽夢”,纏綿悱惻恰似“春風十里柔情”——光陰的錦瑟重又彈起,千年後更覺動人心魄。附贈【李商隱詩選·經典賞讀】 二合一精美盒裝,極致典藏。

一種風流吾最愛,南朝人物晚唐詩。而晚唐詩的巔峰正是義山詩。他的詩歌明麗精工,深情綿邈,更是無題詩的鼻祖,朦朧詩的源頭。現代詩人施蟄存說:李商隱是對後世最有影響的唐代詩人,因為愛好李商隱詩的人比愛好李、杜、白詩的人更多。人人皆知其美,卻不知詩中何謂,更不知這些千古絕唱背後的深情隱恨。

李商隱一生深陷晚唐黨爭的泥潭,以赤子深情之人,忠直清白之心,卻遭人誤解與誣衊,“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嘗開”。他的詩里有永世悵惘的蝴蝶夢,亦有堅貞不渝的滄海情——最敏感於傷痛的人,往往最執著於人生。

才女作家傾藍紫首次詳盡解讀李商隱的錦瑟人生,以獨特感知和詩性文筆,帶讀者感受李商隱的曠世詩情。

圖書目錄

序幕 晚唐一朵曇出世

到了晚唐,大唐這個華麗麗的袍子已經被虱子咬得破敗不堪。時代荒茫,卻因為有了一個個詩人,竟也顯出有鳳來儀的金貴。詩人們棲於梧桐,飛鳴飲水,委羽而去,留下一個金玉之世的記憶……

圖書文摘 圖書文摘

第一幕 琥珀初成憶舊松這是詩人醞釀成熟的季節,花房著子青春深,朱輪來時但芳草,此時他含著一朵夢在初萌的青果端,等待那時機沿著通幽草徑光臨,好想有一個人呵,攜著自己的手走過這錦樣時光……

第二幕 更隔蓬山一萬重

很多年以後,當這場愛情紛紛揚揚的塵埃落盡,李商隱才敢在詩里說,他愛上的那個女子,叫宋華陽。他們的愛情,早已是行到水盡處,坐看分袂時,行到山窮時,留下永訣地……

第三幕 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

李商隱的人生,就是這樣“留得枯荷聽雨聲”。 上帝落他一身風霜,只把一顆“卷舒開合任天真”的碧荷盛露心,燒劫成一池枯荷。我們這些觀荷人,只聽得詩人筆墨飛濺下一片噼噼啪啪珠玉聲。

第四幕 珠箔飄燈獨自歸

誰家的女子呵,讓詩人這樣深深傷悲?隔了千年的時光,我依然看到,李商隱那一盞黯然歸去的燈光,一層一層衝破雨中千重的珠簾、千重的時光……

第五幕 一春夢雨常飄瓦

你是巍巍山峨,我就是其間的桃花溪,你的博大成就了我的走向,你的壯美映射了我的風景,你的魂魄歸山,我的悲情亦直入千峰萬峰去,滿山迴響。

第六幕 無端天與娉婷

李商隱敏感的心已經傷痕累累,他需要一場愛情來療傷。上帝關了他的門,卻開了他的窗,讓他看見鶯啼花落處行來的她,千載的相逢猶在此旦暮之間。

第七幕 被病獨行逢乳虎

在冷清的早晨,他黯然上路了,開始了不得意的仕途。迢迢路途上,李商隱不斷地寫詩,在大唐濃重的夜色里,一個人秉詩如燭安慰著自己。一路行去如步步金蓮,落下的一朵朵詩,開滿了他一生的路途。

第八幕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孟浩然的江湖身是魚行地,隨波如魚有湖海,生忘紅塵心。他安於此游弋,故夕陽盡時,無處不歸鄉。而李商隱的江湖身是行船地,他一心行江湖,只有一條路,從夢想的起點走到夢想的終點,身不由己……

第九幕 牆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

一堵失意之牆高高地豎立在李商隱的面前,阻擋著他的前程,卻有詩情的月光照下來,於是牆高多含月意。為著這樣曲折婉轉的情緒,李商隱的詩情塗滿了這斑駁的老牆。

第十幕 深知身在情長在

三十九歲喪偶,四十二歲給自己《樊南乙集》寫序說:“三年已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克意事佛,方願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至四十五歲去世,未再娶。

第十一幕 卻話巴山夜雨時

馬嘶是一驚,塞笛是一驚,猿吟是一驚,村砧又是一驚,驚得他在天下竟無落腳之處。天下之不堪被聞者,不獨驚禽,天下之不堪聞者,又不獨晉昌亭上一鰥夫——晚唐已無讓人心安處。

第十二幕 此情可待成追憶

推開了塵封已久的門,隨著吱嘎的聲響,看到侵階蔓路的綠苔、曲折幽暗的深廊。而荒宅里花月如有魂魄,廢墟上浮蕩著淒艷的精氣,似乎一轉身就能見聶小倩來。一隻蝙蝠拂簾進來,一隻小鼠翻窗逃去,讓李商隱驚疑,是否將有魂魄歸來?

第十三幕 有個仙人拍我肩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當最後一滴墨收盡,李商隱的一生最精確的總結衍在這浣花箋上……

作者簡介

傾藍紫 傾藍紫

傾藍紫,中國藝術研究院畢業。雲南人,雲縣,瀾滄江邊。現居北京,自由寫作者。著有作品《不如不遇傾城色:古典詩詞中最美的畫卷》、《人閒桂花落》、《錦瑟無端五十弦》、《浣花紙里水墨詞》、《衣上酒痕詩中字》、《我是人間惆悵客——解密李商隱的錦瑟人生》。

關於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