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第三城

成渝第三城

誰將成為“第三城”結局難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通過競爭,都會加快成渝兩地間二線城市的發展。 規劃專家認為,“四中心、兩樞紐”的內涵為:南梁高速公路建成後,加強了成都、南充與我國東部城市的聯繫。 “大南充”市域的空間格局為“一心、一帶、三軸線”。

川渝打造最快通道成直線 成渝“第三城”之爭再添變數

(圖)成渝第三城成渝第三城

2008年12月1日,當成渝間第四條快速通道渝武高速開通後,第五條快速通道“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前期準備也在兩地間緊鑼密鼓地展開。有關人士表示,這條“總長250公里,在地圖上‘劃一條直線’”的高速公路建成後,不但將實現成渝兩地的最快通達,也使得成渝“第三城“的爭奪充滿變數。 

最短的成渝路

去年10月23日,資陽等來了一個好訊息———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紙檔案傳至該市,檔案上“同意修建成安渝高速公路”幾個字,高度興奮著資陽人的神經。

儘管1年前,關於這個訊息就已廣為流傳,儘管隨後在川、渝兩地的幾次“官方對話”中,都高調將這條成渝新幹線擺上了台面,“但是沒有省委、省政府的最終表態,我們都不安心。”資陽市相關負責人如釋重負的語氣里,透露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因為“對資陽而言,盼這條路盼得太久了”。

隨著四川方面的“拍板”,這條被稱為“成渝高速公路輔助通道”的新項目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2008年11月5日至7日,由四川省交通廳和重慶市交委共同派出的專家組對簡陽市、樂至縣、安岳縣及重慶大足等地進行了沿線踏勘;10日,成安渝高速公路預可報告在成都啟動評審……

“目前,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土地、水保等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編制中。”12月9日,四川省交通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給出了這樣的“進度”。

在重慶,關於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建設則已經出台了明確的時間表:來自重慶市交委的訊息稱,該項目已納入市政府審議通過的《重慶市高速公路網規劃》,目前,重慶段已啟動前期論證工作,計畫在2010年前動工建設。

作為成渝之間的第五條高速公路,成安渝高速從規劃開始就一直備受關注。因為“擔綱”成渝高速公路的輔助通道,這條路將實現成渝兩地的最快通達。

重慶市交委副主任滕宏偉透露,成安渝高速公路總長約250公里,如此距離相當於在成渝之間“劃一條直線”,而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也將成為連線重慶和成都的最快通道。

據悉,這條通道在重慶境內共95公里,起於外環高速公路,經璧山、大足與四川安岳相交。四川境內的走向基本確定為從成都繞城高速,經雙流、簡陽、樂至到安岳。

爭奪“成渝第三城”

左上方,成都;右下方,重慶———這是資陽在地圖上的位置。

一個“左右逢源”之地,卻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過境高速,直接連通成渝經濟區的兩大核心城市,這不能不說是資陽的尷尬。

資陽人對成安渝高速公路的渴求,不言而喻。

然而,除了破解尷尬,他們的急迫還有另一個更重要原因———借著這條“直線”,資陽要加入一場“戰役”———成渝“第三城”爭奪戰。

事實上,關於“第三城”的聲音由來已久。早在2004年2月,在成渝簽署“1+6”協定之後,就有學者提出,成渝都市圈存在“第三城”的缺位。

直至2007年,成渝經濟區的概念提出後,這種競爭開始有了實質性的內容。

就在去年,一位網友的投票帖《你心中的“巴蜀第三城”》出現在四川線上論壇,引來瘋狂點擊。開始是正規的投票,後來則演變為各地網民的論戰,“口水戰”持續至今。

隨著民間的熱火朝天,“第三城”的官方爭奪,也逐漸由“暗戰”變成了“明爭”。

成渝間有實力的城市開始紛紛表達其爭當“第三城”的決心。

遂寧最先表態,明確將“第三城”定位寫入了“十一五”發展規劃;

南充隨即提出,要成為“成渝經濟圈次中心”;

瀘州市市長介紹的發展戰略是“我們是成渝經濟圈的二傳手”;

而成安渝高速公路項目的正式啟動,讓資陽市相關負責人在勾勒“第三城”目標時,底氣多了不少。左手牽成都、右手牽重慶,帶動中間地帶發展———資陽的這幅發展藍圖不是紙上談兵,在成安渝高速公路建設的“風聲”傳來時,他們早早就開始了行動。

沒有輸家的競爭

提法各異,但都昭示了這些城市爭奪“第三城”的“野心”。這其中,尚不包括重慶境內的城市。

“成渝第三城”的頭銜為何會引出一個“戰國時代”?

重慶市委黨校經濟學部主任甘強引用了這樣一句老話:“一根扁擔兩頭挑”。他說,“成渝兩地相距300公里以上,但兩城之間以物資、人員、服務等交換為特徵的空間相互作用力目前還較弱,兩個城市的輻射範圍還遠沒有形成交集。”

在他看來,就像京津之間有廊坊、廣深之間有東莞、滬寧之間有無錫一樣,成渝經濟區要真正落地,也必須要有一個“第三城”在兩地之間擔任中轉與承接的角色。

而誰成為了這個“第三城”,誰就會從成渝兩地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在成渝之間眾多的二線城市中脫穎而出。

誰將成為“第三城”結局難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通過競爭,都會加快成渝兩地間二線城市的發展。“這是場沒有輸家的競爭。”甘強說。

南充如何打造“成渝第三城”

(圖)成渝第三城成渝第三城
(圖)成渝第三城成渝第三城


 日前,市委在聽取南充市第七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初步大綱階段性工作匯報時,認為大綱關於南充未來“打造川渝北部中心城市”的表述不準確,建議將“川渝”改為“成渝”,此建議當即得到與會規劃專家的肯定。
“大綱從‘大四川’、‘成渝經濟區’為切入點,提出未來南充的區域地位和功能定位,是總規修編工作組通過對我省二級城市之間、川南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之間、川東北區域各城市之間進行分析論證的產物。”市規劃辦主任徐曉陽解釋。
厚積薄發
主動承接產業轉移
來自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信息,未來四川建設西部經濟高地的戰略目標,核心定位是建設“一樞紐、三中心和四基地”。
一樞紐是指建設貫通南北、連線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三中心是指建設西部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四基地是指建設重要戰略資源開發基地、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科技創新產業化基地、農產品深加工基地。
規劃專家對成渝經濟區內主要城市的產業定位分析顯示,經濟區中的成都,以休閒產業、會展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重慶則以大工業、大商貿、大物流為主。經濟區以南的資陽,屬都市後花園、商品糧基地、丘區工業化城市;內江屬重點工業城市、國家商品糧基地;自貢屬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瀘州屬綜合性工業城市。
“我省工業化促進城鎮化對川東北丘陵地區而言,主要是開發利用天然氣等優勢資源,發展農副產品特色加工業,發展速度厚積薄發,力爭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汪曉剛說,四川在打造旅遊強省中,其規劃的新五大旅遊區包括以南充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嘉陵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區。
初步大綱認為,在大四川的格局中,未來南充定位成渝第三城,將成為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科教文衛中心、產業聚集中心、金融中心,以及交通和通信樞紐,城市傳統和氣質融合巴蜀文化。
競爭激烈
“第三城”之爭變數多
市委黨校副教授、學術委員王明強認為,南充有條件成為連線成渝的次中心。但是,南充目前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小。
“廣元基本上不承認自己屬川東北區域,跟著綿陽發展;巴中經濟雖弱,但通向省外的交通較南充方便;廣安目前已與重慶建立了八個方面的合作關係,過去3年內城市建設投入20億至30億元,且具有政治優勢。”王明強說,達州以天然氣的巨大儲量正緊跟重慶發展;遂寧號稱‘巴蜀第三城’。”
王明強說,遂寧工業發展計畫10年投入300億元,中石化2007年向達州投入100億,用於普光氣田的開發,“如果南充在未來10年還起不來,就麻煩了。”
南充如何對接成渝經濟區,業內人士已經有了思考。市經委副主任柯官華曾坦言,南充融入成渝經濟區,接受其經濟輻射,主要是當好配角。省發改委資深專家賈建民分析,除了汽配、石化、絲紡等外,擴大農產品的深加工,主動對接成渝,是南充農產品潛力巨大的市場。“目前關鍵是解決發展後勁不足、規模效應低、主導產業不明、龍頭企業少、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等問題。”柯官華說。
關於“成渝第三城”的問題,部分規劃專家認為,南充最有希望擔此角色,但同樣有專家認為,“第三城”的角逐最終鹿死誰手,一切都充滿了變數。
依託成渝
跳出市區“錯位發展”
專家們的分析不無道理。第七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初步大綱就以《南充的困惑》為題,提出了南充在成渝經濟區中存在“邊緣化、同質化、空心化”問題。
先說“邊緣化”。成都、重慶兩大中心城市規模集聚效應突出,對技術、人才、資金要素的吸引力強,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周邊城市的發展機會。南充處於成渝經濟圈之間,尚未與其建立起足夠密切的經濟聯繫,如果這種趨勢延續下去,南充將面臨邊緣化威脅。再有,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在為南充帶來便捷的同時,還埋藏著“過路經濟”的隱患。
再說“同質化”。在成渝經濟圈中,南充產業的現狀是小而全、小循環的傳統資源的加工,如食品、機械、化工、能源和紡織等。在以商品糧生產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川東丘區城市中,南充未能占盡優勢。總體上看,南充與周邊城市特別是與遂寧、達州的產業同質化嚴重,易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怪圈。
最後是“空心化”。南充市的中心城區的中心性不強,市域範圍內的“諸侯經濟”特徵明顯,各下屬區縣經濟發展自成體系,市本級中心城區與下屬區縣之間未能形成產業集聚與擴散,未能形成良好的產業分工與協作,加之中心城區偏隅市域南部,對區縣的經濟發展帶動作用不明顯。
汪曉剛解讀初步大綱時認為,新形勢下南充的城市發展,必須站在錯位競爭的角度,一方面依託位於成都與重慶中部節點的優勢,另一方面與周邊城市形成差異化競爭。“南充必須在交通、商貿、文化、產業聚集等方面強化中心性,凸顯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徵求意見中,初步大綱提出的南充未來總體戰略目標令人振奮——跳出市區,把統籌發展,構建“大南充”作為總體發展戰略和準則,在市域內形成一個統一的發展政策,以一個整體全新的形象參與周邊地區的競爭。
凸顯優勢
打造“四中心兩樞紐”
按照第七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初步大綱,南充未來將形成“四中心、兩樞紐”,即:產業聚集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科教文衛中心和金融中心;交通樞紐和通信樞紐。
規劃專家認為,“四中心、兩樞紐”的內涵為:南梁高速公路建成後,加強了成都、南充與我國東部城市的聯繫。蘭渝鐵路、蘭渝高速的興建,將打通西部南北向出海大通道,並大大加強與重慶的聯繫,交通地位顯著提升;南充歷來是川中物資集散地,隨著交通的改善,商貿流通建設步伐加快,輻射周邊地區的商貿中心地位日益凸顯,成為溝通東西、連線南北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戰略轉換要地;南充城市有平壩、丘陵、山地,嘉陵江孕育著江河文化、巴蜀文化,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僅次於成渝兩地的文化中心;在產業疊合、轉移中,南充憑藉資源優勢,將成為一座強大的區域性產業中心城市。
“大南充”市域的空間格局為“一心、一帶、三軸線”。“強心戰略”:以市區為中心打造核心都市區。“擁江戰略”:參照德國多瑙河、韓國漢江、我國長株潭的湘江,發展嘉陵江特色經濟文化產業帶。“軸線式發展”:蘭渝發展軸。依託蘭渝鐵路、蘭渝高速、212國道,串聯中心城、閬中、南部、西充城鎮,強化與重慶、蘭州的聯繫;達成發展軸。依託成達鐵路、成南高速,連線蓬安、營山形成東西向市域經濟走廊,加強與成都的聯繫;成巴發展軸。依託規劃的成巴高速、連線成都、三台、巴中,加強與成德綿經濟帶的聯繫。
早在幾年前,南充就建成了大城市,目前正向著特大城市發展。初步大綱認為南充當引入新的產業支撐,主動承接成、渝、綿等地的產業調整和產業互補,與周邊城市錯位發展。建成以中心城、西充、蓬安為主的南部產業區,以儀隴、營山為主的東部產業區,以閬中、南部為主的北部產業區,從而建立起與特大城市相適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未來南充
“兩環七軸”“三城同構”
汪曉剛解讀初步大綱時說,“大南充”規劃2020年城市人口為115萬,2030年城市人口為150萬,2050年城市人口達到200萬。
2020年“大南充”由順慶舊城區、高坪江東片區、嘉陵主城區共同構建“擁江主城區”,南至嘉陵區文峰鎮、東至高坪區老君鎮、北至順慶區瀠溪鎮、西至嘉陵區西興鎮。其中包括順慶中心——高坪江東片區、小龍——龍門片區、瀠溪片區、青蓮——老君片區、嘉陵都尉——西興片區、文峰片區,總計約110平方公里。
2030年至2050年“大南充”將通過南北拓展、建成三城同構的緊湊城市。即除擁江主城外,還將以順慶區荊溪、搬罾兩鎮為核心,建成北部新城(面積約50平方公里);以嘉陵區河西鄉、李渡鎮為核心,建成南部產業新城(面積約40平方公里)。
“當‘大南充’城市人口達到200萬時,建成區面積將達到200平方公里。”汪曉剛說,到那時,“大南充”將考慮城市軌道交通發展,以及機場的搬遷或第二機場的選擇,城市環路“一環、二環”規劃建設,現有繞城高速公路和成南高速公路的結合、“一環”線路的調整外遷方案等,使“大南充”形成“兩環七軸”的道路骨架。
至巴中
至西充
至蓬安
至廣元
至廣元
至達州
至梁平




至成都
至成都
至廣安
至岳池
至廣安
至重慶
至重慶
至重慶








青松
青蓮
老君片區
小龍-龍門片區
搬罾-荊溪片區
瀠溪片區
核心區
西興片區
嘉陵-都尉
李渡片區
永安片區
(遠景)
李渡片區
(遠景)
羅家溝
二洞橋互通立交
南充繞城高速
未來第二繞城高速
文峰片區
未來南充規劃的“兩環”——兩條繞城高速(示意圖)
搬罾、荊溪片區
小龍、龍門片區
瀠溪片區
嘉陵、都尉、西興片區
文峰片區
青蓮、老君片區
永安片區
李渡片區
遂寧打造巴蜀第三城

成渝經濟帶區的宏偉藍圖已經出現,四川的眾多城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搶占發展先機。宜賓:坦言要做次中心

宜賓在川內率先提出打造成渝經濟帶區域次中心的目標。今年渝洽會期間,宜賓官方透露,這一目標已被列入該市“十一五”規劃。

遂寧:請王志綱工作室

“思路決定出路,戰略決定成敗。”今年9月22日,遂寧市委、市政府請來“王志綱工作室”策劃總監、城市與環境科學博士路虎為遂寧“點睛”:要把遂寧打造成“巴蜀第三城”。

自貢:借中央精神搭台子

十六屆五中全會剛剛通過“十一五”計畫草案,自貢就搭起了台子:11月26—27日重慶經濟區第十三屆市長聯席會在此召開。據組委會一位官員透露,這次盛會之所以選擇自貢,主要考慮到自貢地處成渝經濟區核心地帶,工業基礎雄厚,對外開放度較高。

“領導班子極力抓住了中央啟動成渝經濟區這個契機。”

瀘州:建西部最大化工城

從瀘州傳出的訊息稱,該市正計畫以化工業為突破口,打造西部最大的化工城,到2015年,力爭銷售收入達500億元。而可以佐證這個宏大計畫的最新訊息是,全球化工三強之一的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已計畫在瀘州建設一個大型石化儲備基地。

達州:主動“傍”重慶

如同上海周邊的蘇州、無錫借光上海經濟一樣,重慶經濟輻射力越來越強,達州也開始趕趟,“傍”重慶。

今年7月,由達州市委書記李向志等人出版的《達州融入成渝經濟區研究》就明確提出,要主動接受重慶的輻射,這是加快達州發展、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突破口和捷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