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差異分析

所謂成本差異是指產品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額。實際成本超過標準成本所形成的差異稱為不利差異(Adverse variance),通常用字母A來表示;實際成本小於標準成本所形成的差異稱為有利差異(Favorable variance),通常用字母F表示。

概念

管理當局可以根據成本差異發現問題,具體分析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採取相應的措施,實現對成本的控制。

成本差異計算的通用模式圖

(1)(投入) (2) (3)(產出)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 實際數量×標準價格 標準數量×標準價格
AQ×AP AQ×SP SQ×SP
價格差異=(1)-(2)=AQ(AP-SP)
數量差異=(2)-(3)=(AQ-SQ)SP

差異分析

固定性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固定性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由於其預算額不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會有所不同。如果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標準分配是按產量計算的,那么每單位產品的標準分配率是為單位產品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標準成本。

採用標準成本制度的正式分錄記錄有關的差異有以下優點:

(1)不利的差異可反映在有關賬戶的借方,有利的差異可反映在有關賬戶的貸方;

(2)及時確認差異有利於對成本的控制;

(3)相對於只是根據記錄分析差異的情況(標準成本系統),較為正式和強調。

直接材料的差異分析

直接材料差異,包括材料用量差異和材料價格差異,其中:

材料價格差異=實際數量×實際價格-實際數量×標準價格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標準價格)

材料用量差異=實際數量×標準價格-標準數量×標準價格

=標準價格×(實際數量-標準數量)

案例分析:設某公司的有關數據如下表所示:

標準成本 實際成本
用 量 單 價 金 額 用 量 單 價 金 額
直接材料 4 400 (110件×40) 1.00 4 400 4 000 1.20 4 800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直接材料差異:

材料用量差異=1.00元×(4 000kg-4 400kg)=-400(元)(F)

材料價格差異=4 000kg×(1.20元-1.00元)=800(元)(U)

直接材料差異合計:-400+800=400(元)(U)

由於採購部門具有購料價格的控制權,一般而言,價格差異應由採購部門負責。而材料數量差異,一般應由生產部門負責,但有時也可能是採購部門的責任,應作具體分析研究。

直接人工的差異分析

直接人工差異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和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人工小時數×實際工資率-實際人工小時數×標準工資率

=實際耗用工時×(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資率)-(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

=(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

工資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生產中升級或降級使用不同工資等級的工人(會反映在平均工資率的變動中),也可能是加班工資所形成不利的工資率差異, 一般應由生產部門負責。但也可能是由於工資標準的調整,因此應具體分析。而效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工人的熟練程度、設備的原因、管理的問題,也可 能是由於原材料的質量。一般應由生產部門負責,但也可能是採購部門的責任。

案例分析:設某公司的有關數據如下表所示:

標準成本 實際成本
用 量 單 價 金 額 用 量 單 價 金 額
直接人工 110小時 (110件×40) 9.00 990 90 10 900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直接人工差異: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90(小時)×(10-9)元=9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9.00(元)×(90-110)小時)=-180(元)(F)

直接人工差異合計:90-180=-90(元)(F)

變動性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變動性製造費用差異,由變動性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即“數量”差異)和變動性製造費用耗費差異(即“價格”差異)構成。

變動性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指按生產上實際耗用工時計算的變動性製造費用與按標準工時計算的變動性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

變動性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變動性製造費用耗費差異:指實際發生的變動性製造費用和按實際工時計算的標準變動性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變動性製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工時×實際分配率)-(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實際工時×(實際分配率-標準分配率)

案例分析:設某企業19×1年1月的預算月份正常工作應完成直接人工小時45 000小時,應完成產量180 000件(單位產品需用直接人工小時0.25小時)。 預算執行結果:

(1)實際完成產量160000件

(2)實際完成產量的標準直接人工小時40 000小時(160 000×0.25)

(3)實際完成直接人工小時41 000小時

該月份變動性製造費用預算如下表所示:

每小時耗費 預計產量 的預算(1) 按實際產量 調整後的預算(2) 實際成本 (3) 成本差異 (4)=(3)-(2)
產 量 180 000 160 000 160 000
動 力 0.03 5 400 4 800 5 000 200(U)
維 修 0.05 9 000 8 000 8 400 400(U)
管理人員工資 0.70 126 000 112 000 113 600 1 600(U)
其 他 0.10 18 000 16 000 17 000 1 000(U)
變動性制 造費用合計 0.88 158 400 140 800 144 000 3 200(U)

固定性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固定性製造費用在一定相關範圍內不會受生產活動水平變動的影響而固定不變,因此,固定性製造費用是通過固定預算進行控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差異由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差異和固定性製造費用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兩部分組成。

固定性製造費用的預算差異:又稱“固定性製造費用耗費差異”,是指實際固定性製造費用與預算固定性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表示支付的超額或節約。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差異=固定性製造費用-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

固定性製造費用的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又稱 “固定性製造費用數量差異”或“固定性製造費用除數差異”是指固定性製造費用按應耗的標準小時數(預定分配率)計算的分配數與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數之間的 差額。該項差異是由預計業務量的變動而引起的,所反映的是計畫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只有通過對業務量的控制才能控制。其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性製造費用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數-(應耗的標準小時數×固定性製造費用分配率)=(以工時表現的正常生產能力-按實際產量計算的標準工時)×固定性製造費用單位工時標準分配率

固定性製造費用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具有如下特點:

(1)若預計業務量等於應耗的標準小時數,則沒有生產能力利用差異;

(2)若預計業務量大於應耗的標準小時數,則生產能力利用差異為不利差異,表示計畫生產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3)若預計業務量小於應耗的標準工時數,則生產能力利用差異為有利差異,說明計畫生產能力已得到充分利用。

案例分析

設19×1年1月該企業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總額為84 000元,預計直接人工小時37 667工時,則固定性製造費用單位工時標準分配率=84 000÷36 667=2.25(元/小時)。

該月份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如下表所示:

預計產量 的預算(1) 按實際產量 調整後的預算(2) 實際成本 (3) 成本差異 (4)=(3)-(2)
產 量 180 000 160 000 160 000
管理人員工資 16 000 16 000 17 000 1 000(U)
廠房租金 20 000 20 000 20 000 0
維 修 6 000 6 000 5 000 1 000(F)
間接人工 10 000 10 000 10 400 400(U)
廠房設備維修 24 000 24 000 24 000 0
其 他 8 000 8 000 8 600 600(U)
固定性製造費用合計 84 000 84 000 85 000 1 000(U)

固定性製造費用差異分析:

固定性製造費用預算差異=85 000-84 000=1 000(U)

固定性製造費用生產能力利用差異=84 000-160 000×0.25×2.25=(36 667-160 000×0.25)=84 000-90 000=-6 000(F)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