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夫式襲擊

懦夫式襲擊

懦夫式襲擊,就是通過踐踏和奪取平民百姓的生命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恐怖攻擊。面對沒有還手之力的平民,恐怖主義者就像莽漢毆打幼兒,正是“暴漢是懦夫”這句話的寫照。

提出

歐巴馬歐巴馬
2013年,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處發生兩起爆炸,事件後,義大利和印度的總理都稱這種行為是懦夫行為。布希也曾指責911襲擊是懦夫行為。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6年7月17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發生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魯日的槍擊警察事件。歐巴馬當天在聲明中說,這是兩周來發生的第二起針對警察的“懦夫式”襲擊。任何針對公職人員、執法人員和平民社會的襲擊必須停止。歐巴馬說,儘管尚不清楚襲擊警察的動機,但任何針對執法人員的暴力行徑都不具有正當理由”。

含義

美國的邏輯是:恐怖攻擊是針對平民而非軍隊,就像國內某些人對社會不滿而砍殺學生甚至幼兒,這的的確確是懦夫行為。有句英語諺語:Abullyisalwaysacoward.(暴漢是懦夫,色厲內荏)。所以這種說法是有其傳統來歷的。

因為恐怖分子針對的是平民,卻不和政府以及軍隊直接對抗。平民無法和他們對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恐怖主義是和手無寸鐵的人發生衝突。就像一個比你強壯的人打了你,然後你去打他家的孩子,一句話,腳踢幼稚園,拳打老人院,這就是懦夫。那些恐怖主義者不僅僅是通過“勇氣”才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的,更需要“洗腦”或者所謂的“宗教”“信仰”等等,以及“絕望”和仇恨的情緒,這些都是非理性的,而且勇氣並不是占主要的。

觀點

懦夫式襲擊懦夫式襲擊
魯迅曾說過,強者憤怒,揮刀向更強者,弱者憤怒,揮刀向更弱者。所以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講,恐怖攻擊是懦夫行為。畢竟,在典型性的恐怖活動中,恐怖分子將憤怒施加於一群首先並不對他國所受到的傷害負直接和首要責任,其次不具備防禦和還手能力的人,我們不能把這稱為一種勇敢者的行為。

但在政府發言人的立場而言,對於恐怖攻擊是懦夫行為的公眾演說,不得不說是對輿論情感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安撫。

另外,作為恐怖攻擊的具體實施人,不能否認他在強大的民族、宗教、道德驅動力下採取的放棄生命、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國家的行為是需要勇氣的。但事後跳出來,聲稱對該次恐怖攻擊負責的組織里,那些煽動恐怖行為、坐擁帶頭大哥權力、靠搞亂世界賺取快感的混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