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酬恐懼症

應酬恐懼症

聯絡關係、拓展人脈、答謝客戶……各種各樣的聚會酒宴伴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也頻繁了起來。經歷了酒後的“傷身受罪”,不少白領對這種“觥籌交錯”的飯局都產生了“應酬恐懼症”。

產生背景

應酬恐懼症“應酬恐懼症”

出現這類心理恐慌的病人,80%是公司或單位的領導或者業務高管。原本藉以聯絡感情的春節走親訪友,對他們來說已變成一種累人累己的“任務”。為了“公事”拜年,他們不得不應付“狂轟亂炸”的應酬,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且會引發心理疾病。

症狀

1、飯桌上觥籌交錯,為了“感情”推脫不得;應酬後“翻江倒海”,頭痛難受不言而喻。

2、胡吃海喝成了一些人過節時的一種常態,還常常為此“失態”。

改變策略

1、公司可以組織一次非聚餐類答謝,因為奔波勞累了一年,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好好放鬆一下,感情不是一定要在酒桌上“培養”。

2、泡溫泉、做SPA等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的進步,既使應酬添了一份新鮮,又能緩解疲勞放鬆心情。

3、此外,年輕人的聚會還可以採用運動式,比如打球賽重溫大學情、短途旅遊增進友誼等。

心理專家提醒

青島樂為心理研究所的管老師表示,在酒精的作用下,有時會因誇口而失口,再因為失口進而失手,歡聚最終演變為悲劇。聚會必飲酒,這或許是我們節日的文化特色。但飲酒無度,每飲必醉,絕不是我們所倡導的。

或許正是這種飲酒無度,酒後傷身,人們對傳統的聚會方式產生了厭倦,開始追尋新鮮的方式。但旅遊等運動式聚會也會有精力的消耗,可能需要時間恢復到工作狀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