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隴東冬小麥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先後育成“慶豐號”、“西峰號”、“慶選號”、“慶農號”等冬小麥新品種6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3億多畝,新增產值12億元。 共育成冬小麥新品種西峰24、25、26、27、28號;慶農6號、8號、9號;長6878、隴育1號、隴育2號等冬小麥新品種11個,在慶陽、平涼、寧夏、固原,陝西延安等地累計推廣面積2000萬以上,產生經濟效益6.0億多元。 冬小麥新品系隴育218已通過2007-2008年度甘肅省區域試驗,目前進行較大面積的生產示範。

基本情況

隴東學院農林科技學院是隴東學院農學學科植物生產、環境生態類專業的重要教學和科研二級學院。現設小麥育種、旱作栽培、特種作物、生態環保、蔬菜花卉、果樹等6個研究室,有教授5人,副教授21人,講師18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16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甘肅省第一批“333創新人才工程”專家1人,甘肅省第三批“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專家3人,慶陽市“185人才工程”5人。1978年以來,共立項實施國家、省、市科研項目210餘項,取得科研成果180多項,其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5項,國內先進水平80項,省內領先或先進水平的120多項;獲國家級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5項(次),地廳級科技進步獎116項。發表科技論文760篇,其中專業核心期刊150餘篇;編撰出版教材、專著24部。先後有加拿大、墨西哥、以色列、澳大利亞、德國、土耳其、日本等國外同行專家、教授31人(次)來院考察和開展學術交流。我院多次受到甘肅省、慶陽市黨政部門表彰,榮獲“慶陽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小麥育種歷史悠久,成效卓著
小麥育種自50年代起一直是我院傳統優勢項目,六十多年從未間斷。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先後育成“慶豐號”、“西峰號”、“慶選號”、“慶農號”等冬小麥新品種6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3億多畝,新增產值12億元。新品種輻射甘肅隴中,寧夏涇源、彭陽、固原,陝西洛川、延安,陝西長治、臨汾等四省(區),為隴東及其周邊地區旱地冬小麥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慶豐1號、西峰16號、西峰20號、西峰27號等冬小麥新品種"六五~十一五"期間一直作為國家北部冬麥區、甘肅省隴東片冬小麥區域試驗對照品種和當地主栽品種,是我區冬小麥實現第二至第五次品種更新換代的主體品種。慶豐1號榮獲甘肅省科學大會獎,西峰20號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西峰16號、西峰24號、西峰27號、慶農9號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育成的西峰23號“九五”期間被列為甘肅省優質小麥推廣品種;2000年育成的西峰24號其品質綜合指標達到中筋優質標準,2001年育成的慶農6號、2003年育成的慶農9號各項指標均達到優質強筋小麥標準,2009年農牧廳發布的24個隴東的小麥良種補貼品種,其中我院育成的品種有8個。
近8年來,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小麥育種工作再創輝煌。共育成冬小麥新品種西峰24、25、26、27、28號;慶農6號、8號、9號;長6878、隴育1號隴育2號等冬小麥新品種11個,在慶陽、平涼、寧夏、固原,陝西延安等地累計推廣面積2000萬以上,產生經濟效益6.0億多元。為慶陽市冬小麥第六次品種更新換代提供了新的多品種技術支撐。新品種獲省、市科技成果獎勵13項(次),其中: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慶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市(廳)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特別是2008年育成的冬小麥新品種隴育1號對條銹致病類型HY8(0)表現免疫,旱作豐產、穩產性高度協調,在高產與穩產性的結合上實現了突破,是我市第一個育種成果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的冬小麥新品種。

人才隊伍

項目團隊現有教授1人(項目負責人,"隴東旱作遺傳育種"重點學科帶頭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人,講師(助理研究員)2人,助理級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人,育種經驗豐富,人員梯隊合理,基本集聚了我市目前小麥育種方面的優秀人才。“隴東旱作遺傳育種”是學校首批6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也是隴東學院唯一申報的省級重點學科,已立項進行2007-2009年度建設。項目組"六五~十五"一直承擔國家、省級冬小麥聯合攻關項目,慶陽市冬小麥育種研究項目,圓滿地完成了各級各類試驗任務,育種成效顯著。

研究條件

隴東學院農業科學研究所擁有較好的教學和科研設施,有遺傳育種、耕作栽培、生理生化、農業化學、土壤肥料、昆蟲病理、生物技術、環境科學、果樹蔬菜科學、食品科學等10個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1200平方米,各類儀器設備781台(件),總價值225.6574萬元。有近紅外穀物品質分析儀、粉質儀、多用電泳儀、PCR擴增儀、高速低溫冷凍離心機、剴氏定氮儀、麵筋指數測定儀降落值測定儀、光合測定儀、人工氣候箱等分析測試儀器;學院有100畝條件良好的試驗基地、貯備了2000餘份類型豐富、用途廣泛的育種材料,建立小麥良種繁育基地3處,為提升科研水平,促進產、學、研一體化搭建了新的技術平台。

在研項目

項目組現承擔甘肅省科技支撐項目《抗旱優質專用冬小麥新品種選育》(2008—2011年)、慶陽市科技重大專項《優質抗旱冬小麥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產業化擴繁供應體系建設》(2008—2012年)、隴東學院《冬小麥抗旱種質材料創新與抗旱育種研究》(2007-2011年)等3項;承擔國家北部旱地冬小麥區域試驗,國家北部旱地冬小麥生產試驗,甘肅省隴東片區域試驗、生產試驗;甘肅省冬小麥品種抗條銹鑑定試驗。
近年來,課題組加強育種材料的鑒評和利用,突出穩定品系的產量、抗逆性和適應性鑑定,強化種子基地建設,努力提高育成品種的科技轉化效率。2008年在西峰區溫泉鄉下卡、後官寨等地建立良種生產基地建立,以自育新品種隴育218為主,隴育1號、隴育2號、長6878、西峰27、西峰28等6個優良品系(種)的良種生產600餘畝,生產良種10餘萬公斤,組織銷售良種10萬斤,輻射帶動效果顯著。
同時一批後備新品系表現突出。冬小麥新品系隴育218已通過2007-2008年度甘肅省區域試驗,目前進行較大面積的生產示範。隴育4號推薦參加2008-2009年度國家北部旱地冬小麥區域試驗,隴育217、隴育220被推薦參加2008-2009甘肅省(隴東片)冬小麥區域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