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勞損

慢性腰肌勞損

慢性腰肌勞損或稱“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腰骶部一側或兩側的瀰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與職業和工作環境有一定關係。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慢性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等,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在慢性腰痛中,本病占的比例最大。多由急性腰扭傷後失治、誤治,反覆多次損傷;或由於勞動中長期維持某種不平衡體位,如長期從事彎腰工作;或由於習慣性姿勢不良等引起。腰骶椎先天性畸形者,使腰骶部兩側活動不一致,更易導致腰骰部軟組織的疲勞而引起腰痛。患者有長期腰痛史,反覆發作。腰骶部一側或兩側酸痛不舒,時輕時重,纏綿不愈。酸痛在勞累後加劇,休息後減輕,並與天氣變化有關。在急性發作時,各種症狀均顯著加重,腰部活動受限。
手部按摩對腰背部的軟組織勞損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手部按摩既可以補益肝腎、疏利筋骨、通絡止痛,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本病的康復。

按摩選穴

經穴和經外奇穴:腰痛點、後溪、合谷等。
反射區:腎、肝、輸尿管、膀胱、肺、腰椎、骶骨、各淋巴結反射區、腹腔神經叢、髓關節、膝關節等。
反應點:腰腿痛點、坐骨神經點、腰脊點、脊柱點、踝點、痙攣刺激點等。
全息穴:腰腹穴、腎穴、生殖穴、腿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上述選穴,按揉或推按各100-2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為1個療程。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如症狀明顯減輕,可減少操作次數至一半量,但仍須堅持下去,以鞏固療效,並防止復發。如遇腰痛急性發作,疼痛劇烈,可參照“急性腰扭傷”治療。疼痛緩解後,再治以本法。
患者在勞動中要注意儘可能變換姿勢,糾正習慣性姿勢不良。晚上宜睡板床,白天可以寬皮帶束腰。患者還應加強腰肌鍛鍊,以增強腰肌力量,減少腰肌損傷。常用的腰肌鍛鍊方法有仰臥挺腹、俯臥魚躍等,可早晚各做5-10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