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塔[江西省贛州市慈雲塔]

慈雲塔[江西省贛州市慈雲塔]

慈雲塔又名舍利塔,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城東,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層樓閣式磚塔,為贛南古塔中的佳作。

基本信息

簡介

慈雲塔慈雲塔
慈雲塔又名舍利塔,位於江西贛州市城東,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層樓閣式磚塔,為贛南古塔中的佳作。厚德路東段的厚德國小院內,是古代慈雲寺的附屬建築。築,平面為正六邊形,立面為九級,各層之間用磚疊澀出檐,並用磚雕裝飾成樑柱和斗拱,塔身高度為42米,頂部安放有蓮苞形塔剎。

慈雲塔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是贛南保存較好而又絕對紀年銘文的珍貴古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構建

該塔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等部分組成,塔原高42米,現高49.9米,塔身平面呈六角形,共9級,塔中心空。據考證,該塔建於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該塔原來位於慈雲寺內,故名“慈雲塔”。此塔原來有登臨遠眺的功能:木構件及出檐迴廊每層用平座挑出塔身以外,便於人們佇立和行走,形成迴廊,供遊人登塔賞景。清光緒23年(1906年),廊檐木板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留下孤塔一座。195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將“慈雲塔”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贛州市政府撥款對慈雲塔進行了維修復原。

傳說

一說三國時,當年孫權實施“美人計”,誘劉備至南徐,欲軟禁威逼。可他“賠了夫人又折兵”。但孫權還不甘心,將妹妹騙回東吳,孫夫人日夜掛記丈夫,就在太湖之濱震澤鎮擇地造塔,每日登高遠眺,盼望丈夫早日歸來。所以稱“望夫塔”。
後來,相傳北宋末年,北方金兵乘虛而入,徽宗女兒慈雲公主避難來到震澤後,念念不忘被擄的父親,這建了這座“慈雲禪寺”。
解放後,“慈雲寺塔”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954年與1982年前後兩次進行全面整修,使之面目一新,雄姿長在。“慈雲塔”造型美觀,別具風采。
古代有不少詩人墨客,曾為此留下無數讚美的詩篇。“四面湖光繞,中流塔影懸,由 唐西去路,蠶事勝耕田”便是其中的一幅美景。
巍峨古塔,既為江南水增添色彩,也讓人們見識到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之一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