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充善

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為避漠北蒙古、兀良哈的進犯,隨父重返阿木河(今朝鮮會寧)。 明天順二年(1458年)二月,升為左衛右都督,襲父故職。 明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明政府派都督武忠為使臣招撫建州各衛女真入貢。

愛新覺羅充善(1419---1467):也作董山、童山、童昌、充尚。明建州女真部落首領。清肇祖原皇帝次子。其母為肇祖偏妾。妻李滿柱之女。 永樂十七年(1419年),出生於輝發河上游鳳州餘下地方。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為避漠北蒙古、兀良哈的進犯,隨父重返阿木河(今朝鮮會寧)。明宣德八年(1433年),同叛人楊木答兀勾結諸姓兀狄哈部落的作戰中,被兀狄哈擄去,肇祖被害。明正統二年1437年)十一月,得毛憐衛指揮哈兒禿等贖回,居於遠甫乙下(現朝鮮會寧至和龍之間)。
肇祖遇害後,其舊部分別由肇祖叔叔包奇的兒子凡察和肇祖長子阿古的養子老胡赤分率,明政府任命凡察為都督僉事,統領建州左衛。正統二年(1437年),充善向明廷奏明父兄被害經過,明廷敕令 其襲建州左衛指揮使。明正統五年,出於與朝鮮政府的不和,經明政府同意,率其家屬及部落300餘人遷至渾河支流、蘇子河一帶,並與李滿柱住在一起。明正統六年正月,晉升為都督。七年二月,明從建州左衛中分出建州右衛,命掌左衛事,擢為左衛都督同知。從此獨攬左衛大權,與凡察、李滿住同為女真三衛大首領。明天順二年(1458年)二月,升為左衛右都督,襲父故職。
明天順八年(1464年),在撫順開設馬市,加強同明朝的經濟、文化聯繫,對其社會發展影響很大。使之地位躍居其他首領之上,威望大增。明朝於天順年間對女真各衛的朝貢要求苛刻,引起女真各部的不滿。充善糾合女真諸部多次進犯遼東和鴨綠江畔地區,給明邊疆構成嚴重威脅。明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明政府派都督武忠為使臣招撫建州各衛女真入貢。充善等建州各衛首領也不願意和明廷關係進一步惡化,就親自率領一百餘人到北京朝貢。明廷申斥了前來朝貢的建州各衛的大小首領,充善也表示謝罪。然而明廷的大臣們卻認為充善等人不肯悔改,就將充善帶去的家屬十人放回,而將朝貢的充善等大小女真首領一百一十五人押解到廣寧(今遼寧北鎮)。
明成化三年 七月二十七日,明總兵趙輔,命通事向充善等人宣布敕諭,以示告誡。充善等人不服,雙方發生爭執並動武。趙輔下令鎮壓,結果朝貢的建州大小首領當場被殺死二十六人。九月二十四日,明廷派兵三路對建州衛的駐地進行了殘酷的剿殺,並行文朝鮮,要求派兵配合明廷這次鎮壓行動。這次剿殺行動,被擒斬的女真人達一千七百餘人,破寨四五百座。十一月,充善遇害,終年四十九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