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提恩內·巴克洛特

愛提恩內·巴克洛特

愛提恩內·巴克洛特,1983年1月22日出生於法國皮卡第,法國西洋棋特級大師,現法國排名第二位(居特級大師馬克西姆·瓦徹爾·拉格瑞夫之後)。14歲又2個月時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特級大師。

過程

他4歲開始下棋。10歲時,年輕的巴克洛特已經數次贏得少年賽。1996年,13歲的他戰勝瓦西里·斯洛夫。1997年3月,14歲2個月的他贏得大師稱號,成為當時獲此頭銜最年輕的棋手(之後的12月,羅斯蘭·波洛馬廖夫創下新的記錄)。
他贏得過數次重要的比賽。他於2004年首次超過2700分的國際等級分。2005年1月,他成為第一個進入世界前10名的法國棋手。2005年4月,他獲得了自己有史以來的最高等級分2731。在國際棋聯2009年1月的國際等級分排名中,巴克洛特得分2721,居世界第21位和法國第1位。
在2006年第37屆西洋棋奧林匹克賽中,巴克洛特與平均等級分為2640的對手競賽,取得比賽成績為6/8,等級分上升13分。他憑藉奧林匹克賽個人成績第三名獲得銅牌。他的經典賽事是戰勝美國特級大師加塔卡姆斯基。
在1999年卡斯帕羅夫挑戰世界精英賽中,巴克洛特是世界隊的4名顧問之一。
他與妻子娜塔莉·波納菲斯有一個兒子亞力山大。
年度家鄉棋賽
除了參加比賽和團體競賽之外,巴克洛特自1995年以來在家鄉阿爾伯特參加對弈傑出棋手的年度六局象棋賽。1996年,他以5-1擊敗瓦西里·斯密斯洛夫;1997年,以2-4 輸給維克多·科克諾伊;1998年,他以3.5-2.5勝羅伯特·哈波訥;1999年, 2.5-3.5敗給亞歷山大·貝利夫斯基;2000年,2-4輸給尼格爾·舒特;2001年,以3-3平埃米爾·蘇托夫斯基;2002年,以3.5-2.5勝鮑里斯·蓋爾范德;2004年,以3.5-2.5勝伊萬·索科洛夫(2003年無賽事)。
優秀戰績
六屆法國冠軍(16歲時成為最年輕的法國冠軍),1999年至2003年連續5次,2008年1次。
在阿爾伯特,19歲時以3.5-2.5勝鮑里斯?蓋爾范德,21歲時以3.5-2.5勝伊萬?索科洛夫。
在巴斯蒂亞舉行的快棋賽中,16歲時以3-1勝朱蒂特·波加, 17歲時以3-3平阿納托利·卡爾波夫。
14歲4個月時,贏得1997翁吉安雷班大賽,領先維克多·科克諾伊,並最終拿到了他最後一個特級大師標準。
1999年,贏得洛桑青年大師賽,在決賽中擊敗羅斯蘭·波諾馬里夫。.
獲得資格進入在阿格德角舉行的2003世界快棋錦標賽的半決賽。
在2004法國團體錦標賽中獲得11/11的成績。
2004年和世界隊一起贏得彼得羅辛紀念賽,個人成績為並列第三名。
2005年,贏得卡爾波夫·波伊科夫斯基大賽,領先維克多·波羅甘、亞歷山大·格里斯丘克、彼得·斯維德勒和阿勒克賽·決夫。
2005年,在多特蒙德儲蓄銀行精英超級大賽中獲得第三名。
在2005國際棋聯世界盃賽中,獲得第三名,擊敗亞歷山大?格里斯丘克,贏得銅牌。該場比賽使得他獲得參加在2007年5月至6月舉行的國際棋聯棋王爭霸賽候選人比賽的資格,雖然他必須在等級分方面過關。但是,他在首輪比賽中被淘汰出局,輸給加塔·卡姆斯基0.5-3.5。
以9.5/11的成績贏得2006 FiNet Chess960公開賽。
贏得2008法國錦標賽。
贏得2009俄羅斯航空杯公開賽。
團體成績
在歐洲西洋棋團體錦標賽中效力法國隊,2001年獲第二名,2003年獲第三名。
效力於Nao 西洋棋俱樂部,多次獲得法國團體冠軍和歐洲俱樂部冠軍。
青少年賽成績
10歲以下級別世界冠軍。
10歲以下級別世界冠軍。
在阿爾伯特舉行的一場比賽中擊敗列馮?阿羅尼揚
12歲時成為冠軍大師。
14歲時成為特級大師,創造當時的新記錄。
排名
在2008年10月國際棋聯排名中他獲得國際等級分2705(居世界第29位)。
自2004年7月以來他的國際等級分一直保持在2700分以上。
在2005年的國際棋聯每次排名中均居第9位,參賽55場。
2010年7月獲得等級分2731,該分數在史上最高等級分中排名31位。
在法國排名第二。(法國在世界排名第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