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菜

愛心菜

回響政府號召,為幫助菜農過冬,集體或個人,成批,高價購買滯銷的各種蔬菜,叫做“愛心菜”。

背景

2011年國慶節前後,內蒙古、甘肅、陝西等地出現了嚴重的土豆滯銷情況。為減少當地農民的損失,農業部和商務部等部門於10月中下旬在北京、天津、廣州、南京等大城市,號召市民購買來自內蒙古等地的土豆。

11月24日,農業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大白菜滯銷賣難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這樣表述,山東泰安、濟南、臨沂等地發生大白菜滯銷,河北等其他大白菜主產區也面臨銷售壓力。農業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將千方百計確保11月下旬北方18家重點大型批發市場大白菜上市交易數量不低於3200萬斤,比上半月增加90%以上。

愛心菜去向

市民排隊領取愛心菜 市民排隊領取愛心菜

一些市民和企業積極購買愛心菜送給城市弱勢群體,這樣就形成了“關注農村菜農,幫助貧困市民”的愛心流動。還有一些商業,在購買愛心菜後,消費者可評購物小票免費領取愛心菜。

社會評論

在市場經濟已實行多年的今天,還用這種方式幫助農民賣菜,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嗎?但實際情況是在中國的農業發展還沒有規模化、信息還沒有真正流通的時候,這種來自政府和每個人的努力還是必需的,關鍵是政府這隻“有形的手”要慎用、也要用好,用及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