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流小說是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形成的。“意識流”的概念最早是美國心理學家和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和“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他又認為人的意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無邏輯的,因此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同時他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一起,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他強調過去的經驗對現在的影響以及兩者的有機統一,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他們的學說對意識流方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展了詹姆斯關於非理性、無意識的觀點,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的關於潛意識的觀點以及他的用自由聯想醫治精神病的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觀念。從弗洛伊德的學說出發,人是充滿自相矛盾的生物,矛盾的根源在於人的欲望和人與社會的矛盾之中。弗洛伊德提出的一整套心理分析的理論,促進了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上述現代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打破了從理性和邏輯推理解釋世界和人的傳統觀點,展現了當代世界和人的複雜景象。面對現代社會、現代人的複雜性,一些作家認為過去寫實主義的方法,一定環境一定性格的單一方法,不足以表達已經被認識到的複雜性,需要尋找一種表現這種複雜性的恰當的文學形式。意識流的方法就是在這樣的探索中形成的。因此,意識流方法並不純粹是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問題,而是涉及對人的意識和心理的理解和解釋的問題;它是從現代心理學對人的觀念中派生出來,為表現這種人的觀念服務的。
意識流小說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學流派,也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對於這種手法的運用也不盡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這種手法,有的則在部分章節或某些片斷使用;有的作家使用這種方法重點在於再現外部世界,有的則側重對問題的思索或表達一種感情狀態;有些作品的特點是回憶性質的,但並不是所有運用意識流手法的人都用回憶的辦法,有些作品既有回憶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和遐想。總的說來,這些作品的結構與傳統的寫實主義作品的結構是不同的。它打破了傳統小說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繫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進展依次循序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意識流小說中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係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繫。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但這樣的作品也不是毫無組織的一片混亂,自由聯想也不是毫無依據或漫無邊際。這種小說常常是以一件當時正在進行的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物的引發,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散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法國新小說派作家米歇爾·布陶的作品《變化》比較典型地說明了這種結構。長達 300多頁的小說的全部故事是寫主人公從巴黎乘火車去羅馬時在車廂中所度過的20多個小時。但作品並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敘述這20多個小時在火車上發生的事,而是寫在這段時間內在主人公內心、在他的意識活動中所經歷的事。主人公坐在車廂內,他的意識活動達到了巴黎、羅馬,他的事業和他的家庭、私人生活;而他的意識活動所構成的場景又與他坐在由巴黎去羅馬的火車車廂中這箇中心環節相聯繫。於是在這20個小時的敘述時間內展現了主人公20餘年的生活以及他對未來生活的構想和憧憬。
意識流小說沒有劃一的規格,在實際上的運用也各不相同;不但此一作家與彼一作家不同,此一國意識流往往和彼一國也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經常有變化和發展。加上現代各種文學流派(例如新小說派、荒誕派戲劇)的一些作家在不同程度上運用意識流的手法,因此這種手法的表現形式更為紛雜,變幻無窮,不能用一些不變的原則將它束縛住。公認的意識流的著名作品有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1913~1927)、
喬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等。
相關詞條
-
意識流
“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辭彙,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先驅詹姆斯創造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icousness)這個詞,用來表示意識的流動特性,...
心理學觀點 詳細介紹 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 相關套用 -
新感覺派小說
20年代30年代初出現的“新感覺派”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新感覺派”小說的根本特點是特彆強調作家的主觀感覺而不太注重對客觀生活的真切描...
學派起源 發展經歷 創作特色 心理塑造 小說技巧 -
意識流電影
意識流電影指受“意識流”小說影響,要求在銀幕上著重表現人的非理性的、潛意識的、直覺活動的電影。意識流剖析人物的心坎全球,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厚的印象。時間時...
全球影壇的意識流電影 特徵 意識流 -
新小說派
新小說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興起於法國,風行於20世紀50、60年代,影響波及英、德、美、日、波蘭、捷克等國,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學現...
LeNouveauRoman 流派簡介 主要作家 -
法國新小說派
新小說派法國文學界出現的一支新的小說創作流派。以阿蘭·羅布-格里耶、娜塔麗·薩洛特、米歇爾·布陶、克洛德·西蒙、馬格麗特·杜拉斯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
法國新小說派概述 -
新感覺派小說選
內容介紹新感覺派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形成的一個著名新文學流派,其主要作家有施蜇存、劉吶鷗、穆時英等。 嚴家炎編選的《新感覺派小說選(修訂版)》選取了...
內容介紹 -
哥德式小說
屬於英語文學派別,一般被認為隨著賀瑞斯·華爾波爾的《奧特朗圖堡》而產生。哥特小說可以說是恐怖電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們今天習慣地將哥德式與黑暗、恐...
源起 涵義 闡述 歷史 作品 -
心理小說
心理小說以分析人物的意識層和潛意識層的情感、意識、思想、活動、態度為主,或直接以人物的意識活動來結構作品。
出現 文體特徵 寫作方法 發展 熱門小說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