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漢語字詞]

愁[漢語字詞]
愁[漢語字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愁,人的一種正常情緒,是人們遇到不好解決問題時的一種心理狀態。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讀音

愁chóu

<雷>[白]diau1 [文]Ceu1

部首筆畫

部首:心部外筆畫:9總筆畫:13

五筆86:TONU五筆98:TONU倉頡:HFP

筆順編號:3123443344544 四角號碼:29338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101

基本字義

憂慮:憂~。~苦。~楚。~煩。~慮。~郁。~悶。~容。~緒。借酒澆~。多~善感。

詳細字義

〈動〉

1.愁〈動〉(1) (形聲。從心,從秋,秋亦聲。秋表示“成熟的莊稼”,把秋放在心上的意思是“心裡牽掛著成熟的莊稼”。本義:心裡牽掛著勞動的成果) 2.同本義 [worry;be anxious]

愁,憂也。從心秋聲。——《說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禮記·哀公問》

見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樂而不荒。——《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李白《菩薩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3.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憂默坐);愁思(憂愁的心緒);愁絕(憂愁到極點);愁懷勃勃(心中有萬端愁緒;非常憂戚);愁海(比喻愁深)

4.使受苦 [cause sb.suffering]

傷形費神,愁力勞意。——《墨子》

5.怨尤;怨恨 [have a grudge against sb.;hate]。如:愁恨(憂怨)

〈形〉

1.悽慘,慘澹 [gloomy]。如:愁紅(憔悴的殘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淒淒。悽慘愁苦的樣子)

2.悲哀;哀傷[grieved;distressed]。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鬱郁(憂傷的樣子)

常用詞組

1.愁腸 chóucháng

[pent-up feelings of sadness] 愁苦的心情;鬱結愁悶的心緒。

愁腸百結

2.愁腸百結chóucháng-bǎijié

[weighed down with anxiety;it is as if the worries were tied in knots to one another] 憂愁的心腸繞成了 一百個結。形容焦躁、痛苦、憂傷之極。

3.愁腸寸斷chóucháng-cùnduàn

[the sorrow is so deep that it seems to have cut the bowels to pieces] 憂愁的心腸斷成了一寸一寸的。形容極其焦慮而痛苦,難以言狀。

4.愁 苦 chóukǔ

[anxiety] 憂慮痛苦。

5.愁慮 chóulǜ

[worried] 憂慮;發愁

收入多了,他再也不為生活而愁慮了。

6.愁眉 chóuméi

[knitted brows] 發愁時皺著的眉頭。

愁眉不展

7.愁眉不展chóuméi-bùzhǎn

[morose] 展,舒展。由於憂愁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8.愁眉苦臉 chóuméi-kǔliǎn

[furrow] 愁苦的樣子。形容人憂愁苦惱。

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下人去了。——《儒林外史》

9.愁悶 chóumèn

[feel gloomy] 憂愁苦悶;憂慮煩悶

10.愁容 chóuróng

[worried look] 憂心發愁的樣子;憂愁的表情。

愁容滿面

11.愁緒chóuxù

[gloomy mood] 憂愁的思緒;憂慮發愁的心情。

愁緒滿腹

12.愁郁 chóuyù

[melancholy] 憂鬱

她聽了這個訊息,愁郁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13.愁雲 chóuyún

[gloomy countenance] 雲氣陰霾暗淡,比喻憂慮鬱悶的神情或淒涼的情景

愁雲滿面

14.愁雲慘澹chóuyún-cǎndàn

[miserable and gloomy atmosphere] 極言發愁、鬱悶而淒涼悲慘的情景

瀚海闌乾百尺冰,愁雲慘澹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秋心漢字部件分解:秋心

筆順編號:3123443344544

筆順讀寫:撇橫豎撇捺捺撇撇捺捺折捺捺

譯典通解釋

1. to worry

1,~~愁:因~~而鬱悶;被~~搞得鬱悶;GRE愁,電路理論愁,

2,~~愁ing:正在為~~而鬱悶;例:畢設愁ing

3,愁~~:鬱悶的~~;例:愁男,愁女

來源出處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愁由部首“心 ”加部外字“秋”所組成,為會意字。

而“秋”字則是由倆個象形字“禾”和“火”所組成,本為會意字。

在古文中,“秋”、“秌”、“穐”字義和讀音(qiū )相同。

部首:“禾”字,是象形字。①在甲骨文中,像一顆成熟了的莊稼。其上端是下垂的穗子,中間有葉子,下部有根。②在金文中,就更像成熟了的莊稼了。③在小篆中,“禾”字的形體是沿甲、金文字形體變來的,也還像“禾”字的樣子。④現代楷書的“禾”字,也大體上能看出莊稼的樣子,是由小篆的形體楷化而來。

幾種糧食作物的名稱區別 :①“禾”字的專稱原是指“穀子”,後來常用作莊稼的代稱;②“粟” 原指穀子顆粒(小米),後來也能作糧食的代稱;③“谷”是莊稼和糧食得總稱;④“黍”是粘黃米,也稱“黍子”;⑤“稷”指不粘的黃米;⑥“菽”指黃豆及豆類。】

注意:“秋”字的部首:“禾”字,在古文中原本不是“禾”字,而為“秋蟲之形”。在中國文字的發展之中, “秋”字是由“穐”、“秌”發展變化而來。①在甲骨文中,“秋”字下為火形,上為秋蟲之形。(是蟋蟀形下加“火”字。火燒秋蟲,為古代焚田之習俗,在秋末進行。)②在《說文》中籀文(大篆)的形體,表示五穀熟了,田野便以火焚蟲。此時甲骨文的秋蟲之形訛變為龜。(此為“穐”字的由來)③在小篆中,“秋”字的形體,將“龜”字去掉,“火”與“禾”並列,變化為“秌”。④ 現代楷書的“秋”字,“火”與“禾”移位。

《說文》:“秋,禾穀孰(熟)也。”“秋”字的本義為“收穫”。

如《尚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這是說:譬如農夫,只有盡力耕種和收割,才能有收穫。

收穫的季節即為“秋天”,如《管子﹒四時》:“秋聚收,冬閉藏。”

由“秋”又可以引申為“年”,如:《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那么,古人為什麼會創造“愁”字來表達憂慮、憂愁呢?

本人認為:這是因為:①“秋”代表的是“收穫”,是人們一年辛勤勞作的希望所盼,而到了“秋”的季節,究竟一年辛勤勞作的結果會是怎樣呢?②作為季節,“秋”過去以後就是“冬”,而過去人們把“冬天”的生活、日子,叫做“過冬”!可見當時“冬天”的渡過,是何等的“艱難”!

因此,“秋”自然地就懸、掛在人們的“心”上,令人忐忑不安、成為人們“心”上掛念、擔憂的“事情”了……。這就是古人創造“愁”字來表達憂慮的由來。

漢字演變

愁[漢語字詞] 愁[漢語字詞]

漢英互譯

anxious;to worry ;Worry about

情愁斷腸詩句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溢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劉禹錫《憶江南》)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瀟湘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憶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時節慾黃昏,無聊獨倚門(溫庭筠《菩薩蠻》)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上草下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生查子》)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敦煌詞)

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里(敦煌詞)

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李旬《南鄉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馮延巳《鵲踏枝》)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乾(李景《攤破浣溪沙》)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李煜《菩薩蠻》)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李煜《臨江仙》)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錢惟演《玉樓春》)

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錢惟演《玉樓春》)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張先《天仙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

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祁《玉樓春》)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踏莎行》)

笙歌散進遊人去,始覺春空(歐陽修《採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於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今宵剩把潁鋼照,有恐相逢似夢中(晏幾道《鷓鴣天》)

殘睡覺來人又晚,難忘,便是無情也斷腸(晏幾道《南鄉子》)

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晏幾道《生查子》)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王安國《清平樂》)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運算元》)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

人生彈指事成空,斷魂惆悵無尋處(李之儀《踏莎行》)

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黃庭堅《望江東》)

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晁元禮《綠頭鴨》)

人強健,青尊素影,長願相隨(晁元禮《綠頭鴨》)

嘆好夢,一一無憑,悵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禮《雨霖鈴》)

別後厭厭,應是香肌,瘦減羅幅(晁元禮《雨霖鈴》)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秦觀《望海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秦觀《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觀《滿庭芳》)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秦觀《滿庭芳》)

無奈雲沉雨散。憑闌乾,東風淚眼(王詵《憶故人》)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趙令峙《清平樂》)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原上草,露初唏,舊樓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便縱有千鍾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柳永《定風波》)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柳永《蝶戀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周邦彥《蘭陵王》)

故鄉遙,何日去(周邦彥《蘇幕遮》)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彥《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樣,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謝逸《江神子》)

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魂,目斷青山阻。誰為我,唱金縷(葉夢得《賀新郎》)

恨君不是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是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捲,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朱淑真《減字木蘭花》)

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檯(朱淑真《清平樂》)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万俟詠《長相思》)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陸游《釵頭鳳》)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溢鮫綃透(陸游《釵頭鳳》)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釵頭鳳》)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運算元》)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

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辛棄疾《念奴嬌》)

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辛棄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台近》)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姜夔《長亭怨慢》)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念奴嬌》)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姜夔《暗香》)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吳文英《風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吳激《人月圓》)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蔡松年《鷓鴣天》)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趙秉文《青杏兒》)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元好問《清平樂》)

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元好問《邁陂塘》)

恨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

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段克己《蝶戀花》)

千古盈虧休問(王沂孫《眉嫵》)

對西風,誰與招魂(白樸《奪錦標》)

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王惲《鷓鴣天》)

行人忍聽啼烏怨,笛里關山落葉風(仇遠《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薩都剌《小闌乾》)

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

碧雲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消魂處(張翥《踏莎行》)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回到幽閨(劉基《眼兒媚》)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楊基《菩薩蠻》)

酒省明月照窗紗(夏言《浣溪沙》)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蘭閨人倦,多愁牽夢,難成易碎(趙南星《水龍吟》)

神魂蕩漾,暗拋紅淚(趙南星《水龍吟》)

綠綺手中彈,揮弦白雪寒(陳洪綬《菩薩蠻》)

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陳子龍《點絳唇》)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陳子龍《訴衷情》)

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柳如是《金明池》)

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錢飛片片,濕盡煙花,珠淚無人見。

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屈大均《鵲踏枝》)

已過清明風未轉,妾處春寒,郎處春應暖(屈大均《鵲踏枝》)

嫩綠似羅裙,寸寸銷魂。春心抽盡為王孫。不分東風吹漸老,色映黃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夏完淳《卜運算元》)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卜運算元》)

人世事,幾完缺(吳偉業《賀新郎》)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陳維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朱彝尊《解佩令》)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朱彝尊《高陽台》)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王士稹《蝶戀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處淒涼否(顧貞觀《金縷曲》)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蝶戀花》)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納蘭性德《採桑子》)

風一更,雨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長相思》)

雨洗秋濃人淡(厲鶚《謁金門》)

誰知千夜裡,各對一燈紅(蔣士銓《水調歌頭》)

石倘能言,也應似我,望古增嗚咽(王仁溥《念奴嬌》)

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凝斑(張惠言《木蘭花慢》)

獨自淒涼還自遣,自製離愁(龔自珍《浪淘沙》)

湖水湖風涼不管,看汝梳頭(龔自珍《浪淘沙》)

莫更傷心,可憐秋到,無聲更苦(項鴻祚《水龍吟》)

澹澹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顧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漸吹漸起,恰似春雲(蔣春霖《柳梢青》)

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譚獻《蝶戀花》)

餞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王鵬運《點絳唇》)

心事共疏檠,歌斷誰聽?墨痕和淚漬清水。

留得悲秋殘影在,分付旗亭(王鵬運《浪淘沙》)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文廷式《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文廷式《蝶戀花》)

斷盡愁腸誰會得?哀燕聲聲(王鵬運《浪淘沙》)

愁望春歸,春歸更無緒(文廷式《祝英台近》)

縱行遍天涯,夢魂慣處,就戀舊亭榭(文廷式《摸魚兒》)

斷魂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鄭文焯《玉樓春》)

燭花紅換人間世,山色青回夢裡家(朱祖謀《鷓鴣天》)

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朱祖謀《聲聲慢》)

人天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陌上摟頭,都向塵中老(王國維《蝶戀花》)

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娥眉誤。

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王國維《虞美人》)

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王國維《虞美人》)

當面吳娘夸善舞,可憐總被腰枝誤(王國維《蝶戀花》)

不堪重夢十年間(王國維《浣溪沙》)

悵秋風,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遲暮(呂碧城《綺羅香》)

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 悲嘆有餘哀

衡陽雁聲徹 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 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淚侵雙題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雲西

方期沆養游 零落匪所思 永訣從今始 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 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 握手珠眶漲

關山騫驥足 飛飈拂靈帳 我懷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願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 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家子 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 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 朱華春不榮 後來有千日 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 慘澹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四言詩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嗚呼吾母 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餘三

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間萬萬 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

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 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 首推博愛遠近親疏 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

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 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 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 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

劈理分情 事無遺算 物無遁形 潔淨之風 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 身心表里 五德犖犖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 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 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 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 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 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

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 均待報齎 總茲所述 盛德所輝

必秉悃憂 則效不違 致於所恨 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

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 春暉朝靄 報之何時 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 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 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

皆報恩時 有生一日 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 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 盡此一觴 後有言陳

與日俱長 尚饗

賀新郎 贈楊開慧

一九二三年

揮手從茲去 更那堪悽然相向 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

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 過眼滔滔雲共霧

算人間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 淒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 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崑崙崩絕壁 又恰象颱風掃寰宇 重比翼 和雲翥

五律 挽戴安瀾將軍

一九四二年

外侮需人御 將軍賦採薇 師稱機械化 勇奪虎羆城

浴血東瓜守 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 壯志也無違

七律 和周世釗同志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浩蕩暫徘徊 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 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 域外雞蟲事可哀 莫嘆韶華容易逝 卅年仍到赫曦台

蝶戀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青楊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虞美人—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江城子—宋·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聲聲慢—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釵頭鳳—宋·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二首——宋·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從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為言愁也。《注》愁讀為揫。
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又葉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拼音是chou的漢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