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洛陽

惠安洛陽

洛陽鎮位於惠安縣西南部,東鄰螺陽、東園兩鎮,南臨泉州灣,西與泉州市鯉城區的城東鎮、雙陽華僑農場隔江相望,北連黃塘鎮及鯉城區的河市鎮。

地名含義

洛陽,古稱萬安。據《閩中摭聞》載:唐宣宗微行於此,觀其風景秀麗時曰:“山川勝概,有類洛陽”,以此得名,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洛陽鎮管轄全境。建國初期,洛陽為惠安縣第六區。1952年6月改為第八區。1955年10月更名洛陽區。1956年6月並歸東園區。1958年2月撤區並鄉,設立洛陽鄉,同年9月併入上遊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劃出成立洛陽人民公社。1963年6月萬安大隊及機關企事業單位從洛陽公社劃出設立洛陽鎮,至1968年5月又撤銷洛陽鎮,恢復萬安大隊,重歸洛陽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10月洛陽人民公社改為洛陽鄉,1985年6月改為洛陽鎮。

行政隸屬

洛陽依山臨海,西北面山巒疊嶂,青蒼滿目,東南邊則縱眼千里,海天一色。

人口土地

現轄24個村委會,65個人自然村,251個村民小組,12500戶,人口總數58888人。洛陽鎮土地總面積51.7平方公里,境內人口絕大多數為漢族,有回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全鎮通用“福佬話”,即閩南方言。

洛陽是閩南著名的僑鄉之一,華人出國謀生淵源流長。早在明代就有人遠渡重洋,到東南亞諸國。1993年底調查統計,全鎮旅居海外的僑胞和港台同胞有6萬餘人。僑屬僑眷遍及全鎮,而以嶼頭、西安、洛江3個片區諸村為多。

村容村貌

洛陽鎮境內溪流密布,有杏田溪、下曾溪、雲內溪、黃塘溪、水磨坑溪、西埭溪、洋坑溪、林口溪和嶼頭溪等中小溪流9條,流域面積3.7平方公里。此外與鯉城區交界的九曲溪和黃塘溪交匯於洛陽江,因洛陽橋閘鎖江而立,江水隨潮汐漲落,斷斷續續注入泉州灣。全鎮還建有小型水庫3座,蓄水量達68萬立方米,烏潭、山美水庫的渠道也穿過境內的北部和西南部,使鎮內69%的耕地能夠得到灌溉。惠安縣是“石頭國王”,石雕工藝堪稱一絕。1993年,洛陽鎮開辦石雕廠近30家。這些廠家以青石、白石等優質花崗岩為原料,採用圓雕、浮雕、影雕、平致雕等工藝精雕細琢,工藝品造型逼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其技藝之精湛,曾受到幾十個國家的外交使節及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讚賞。中央和省、市領導人曾多次到洛陽視察,對能工巧匠的石雕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

洛陽鎮自古以來是惠南工農業產品的集散地,商業貿易活躍,除現有的專業市場外,在建的有鎮南“萬安貿易城”和鎮北“洛陽僑鄉綜合市場”,占地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建成以後將成為泉州地區社會商品較大的集散地。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投資1628萬元的11萬伏輸變電站已投入運行,日產5000噸的自來水廠供水在即,5000門程控電話已全面開通,公路先行工程建設也在緊鑼密鼓中。洛陽地處水陸交通要道,福廈公路穿境而過,境區域網路絡四通八達,每日通過洛陽的各種機動車輛達3萬輛次以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