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仁者壽

清光緒年間,巴馬鄧氏的後人鄧誠才因軍功在朝廷為官。 光緒帝得知此事後,為當時已經百歲高齡鄧誠才親書四個大字“惟仁者壽”,樹其為鄉里楷模,匡正民風。 光緒帝借用了“孔聖人”的“仁者壽”,光緒帝在“仁者壽”前加了一個“惟”字,“惟”字是只有的意思,也就是說,仁者愛人,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會長壽。

清光緒年間,巴馬鄧氏的後人鄧誠才因軍功在朝廷為官。此人為官清廉屢屢建功,六十歲時還參加了“英法戰爭”,榮歸故里之後,他用自己的俸祿購買了甘蔗種子送給村民種植,改善村民的收入,此外還將製做臘肉之法教予鄉鄰,造福地方百姓。
光緒帝得知此事後,為當時已經百歲高齡鄧誠才親書四個大字“惟仁者壽”,樹其為鄉里楷模,匡正民風。在1898年光緒帝親命廣西省馮提督,送去刻有這四個大字的牌匾。光緒帝借用了“孔聖人”的“仁者壽”,光緒帝在“仁者壽”前加了一個“惟”字,“惟”字是只有的意思,也就是說,仁者愛人,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會長壽。
1991年11月1日,廣西巴馬被命名為世界第五大長壽之鄉,1995年3月,巴馬被國家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由於這裡的特殊地理環境,和長壽人群不斷上升的趨勢,引起了國內外人士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