惉懘

曰:“惉懘,弊敗不和之貌也。 ”《北齊書·文苑傳序》:“雜惉懘以成音,故雖悲而不雅。 ”唐

惉懘
拼音:zhān chì
注音:ㄓㄢ ㄔㄧˋ
解釋:聲音不和諧;煩亂不安。《史記·樂書》:“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惉懘之音矣。”裴駰集解引鄭玄 曰:“惉懘,弊敗不和之貌也。”《北齊書·文苑傳序》:“雜惉懘以成音,故雖悲而不雅。”唐 元稹《立部伎》詩:“惉懘難令季札辨,遲回但恐文侯臥。”宋 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於胸次,憂思郁結,易以傷氣。”明 唐順之《寄趙浚谷書》:“但仆既為老親羈絆,而 念菴出門亦頗惉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