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寺

恩城寺位於“三國古城” 新野縣轄區的 上港鄉 小五村,該村是 南陽盆地中典型的平原地帶,令人稱奇的是寺廟所在位置地勢卻是極高,故又稱“高城寺”。

恩城寺

恩城寺的由來

恩城寺位於“三國古城”新野縣轄區的上港鄉小五村,該村是南陽盆地中典型的平原地帶,令人稱奇的是寺廟所在位置地勢卻是極高,故又稱“高城寺”。相傳有一年大旱,明朝政德皇帝來此寺誕壽祈福,感動了上天,天降祥雨,最終五穀豐登,萬民得安。政德皇帝為感寺恩,特賜名為“恩城寺”。

恩城寺的歷史

古“恩城寺”始建於漢朝,而盛行於唐朝,重建於明朝,距今已有1800餘年歷史。1938年抗日戰爭中古殿被毀,1940年本地鄉老張中漢捐贈財物,使此寺得以重建。10年文革期間該寺再次被毀。當時寺院有僧房100多間,庵房50餘間,僧徒500多位。有玉石碑四塊記錄著寺院過往歷史。1938年因戰亂丟失三塊,只剩最後一塊古碑,有碑文可考。每年的四月初二是一個重大日子,因為每一年都要在此寺舉行盛大的廟會。東至唐河,西至內鄉河口淅川,南至襄陽,北至南陽鎮平的香客、商人云集此地,熱鬧非凡。

如今的恩城寺

據碑文記載:明朝重建時由明朝官員撥專款修建,新野知縣高廷祿攜眾官員親臨現場指揮重建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弘揚和重振古城的佛教文化,在廣大民眾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該寺於1999年12月14日獲批在原址進行重建。2011年正式開始重建工作,由於資金短缺,建造比較緩慢,目前初期工程計畫建大殿一座命名為大雄寶殿,總工程預計三年內完成。

恩城碑記

南陽府鄧州新野縣儒學廩膳生員張晉撰文邑海西北十里許有寺曰恩城寺古剎也東至朱家湖南至朱英地西至路北至路其寺久而殿宇傾廢僧徒散逸由主持僧宗朝隨想此 寔廼祝
聖壽 之綿延祈雨賜之時若禱人物之安阜真盛峰也獨力難易自成廼謀求於鄉老齊昶朱政等相謂曰求其可須以興此寺其帷吾乾明寺德師乎諱曰明德號曰惟 清心寡欲碑中曰震震卦曰然遂備禮慈請德師方廼率諸僧弟明 僧徒宗涭宗漩來至此寺同心協力興衰補弊或出以巳時或募諸求物價木石于山陶磚於野傭工人於肆鄉以翌年功漸以成環以垣墻崇以殿宇後塑傅菩前塑天王有伽藍可求香火有僧房可誦經咒有山門可遠四望隨見廟貌嵬峩規模煥然釋教眾施主喜可以朝叅暮禮以祝
聖壽 之綿延祈雨賜之時若禱人物之安阜較之昔年大 侔矣厥僧厥功寔眾僧徒 勒之於石久而磨矣明 及宗涭遂募物價碑求文於予予於昔年當有事於恩城寺此寺皆德師之功勞 不可辭遂原其興工之始其成工之終勒之於石以此歲月立
政德八年十一月初四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