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周期

性周期

性周期, 雌性哺乳動物自初情期到性功能衰退的生命階段中,在性行為以及生殖系統結構和功能上的周期性變化。在性周期中,除了卵巢排卵外,生殖器官的其他部分亦有變化,如子宮壁在排卵前後增厚。在排卵時期,動物性慾旺盛,故性周期也叫發情周期或動情周期。雌性靈長類(包括人類)性周期的顯著特點是在性周期中,與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的同時,子宮出血並從陰道流出。一般28天左右一次,叫月經或月經來潮,因而靈長類的性周期也叫月經周期。

周期類別

多次發情

包括終年多次發情動物和季節性多次發情動物,前者指在一年中除妊娠期和泌乳期外,都可能周期性地出現發情,如舍飼牛、兔、鼠等;而後者只在發情季節里出現多個發情周期,如馬、羊、貓等。

單次發情

性周期性周期

動物只在一定季節中出現一個發情周期,如狗、狼、狐、熊等。在兩個發情季節之間無發情表現,這一時期叫做乏情期(無情期)。某些野生動物或者嚴格繁殖季節的動物

,其雄性的性活動也表現為周期性,如貂、鹿和駱駝等。

月經周期

靈長類月經周期以 月經來潮的第1天至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之間作為一個周期,一般為28天左右。人類每次月經流血總量約50毫升左右,行經日數一般3~5天。在月經周期中隨著 卵巢的周期性變化,生殖器官各部分都有變化,其中以 子宮內膜的變化最為顯著。當 卵巢內 卵泡在 卵泡刺激素作用下發育、成熟時,卵泡產生的 雌激素可使 子宮內膜發生月經後的修復和增殖; 卵泡破裂,排卵後形成的 黃體,除大量分泌 孕激素外還分泌雌激素,在這兩種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繼續增生並呈分泌現象;黃體退化以後,血中雌激素及孕激素的水平下降,子宮內膜呈退化性改變,直至脫落出血,即 月經來潮。 子宮內膜在月經周期中呈現的周期性變化叫做內膜周期,可分為增殖期、分泌期及月經期等三期,相應於內膜周期, 卵巢在月經周期中呈現的周期性變化( 卵巢周期)可分為 卵泡期, 黃體期及黃體退化期等3期。

主要變化

組織 發情前期 發情期 發情後期 間情期
卵巢 卵泡生長發育 卵泡成熟排卵 黃體生成分泌 黃體萎縮
子宮內膜 增生 腺體分泌增強 腺體分泌減弱 向發情前期轉化
陰道黏膜 上皮增厚 上皮細胞角質脫落 白細胞入侵 向發情前期轉化
陰道塗片 有核上皮細胞 鱗狀無核角質化細胞 無核角化細胞極少量白細胞 大量白細胞,無核角質化細胞逐漸消失,有核上皮細胞逐漸增多

調節機制

性周期的調節機制還不完全明了。一種學說認為,中樞神經系統經一定的時間間隔發出神經衝動,經 下丘腦、 垂體的體液性調節而發生周期性 排卵。另一種學說則認為, 下丘腦- 垂體-卵巢內分泌途徑的反饋作用系統影響周期性的變化。因而,新周期的開始就成為前一周期結束的必然結果,性周期得以周而復始。一般接受第二種學說的較多。

初情期後,下丘腦分泌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並可沿 垂體門脈系統作用於 垂體前葉,使之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體促性腺激素包括 卵泡刺激素(FSH)和 促黃體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在雌性動物主要作用於 卵巢的卵泡,使卵泡分泌卵泡液,顆粒細胞增生,膜層發育。 促黃體生成素對已被 卵泡刺激素預先作用過的卵泡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並使其內膜細胞分泌 雌激素,引起 子宮內膜增生,動物有發情表現。此時靈長類動物子宮內膜則呈現增殖期的變化。隨著 卵泡逐漸發育成熟, 雌激素分泌量也日益增加,對 下丘腦和 垂體具有反饋作用:抑制 垂體前葉分泌 卵泡刺激素;促進垂體前葉分泌 促黃體生成素。直至形成血中 促黃體生成素的高峰並觸發成熟卵泡破裂排卵,排卵後在促黃體生成素的作用下,卵泡的顆粒細胞轉變為黃體細胞而形成黃體,可分泌孕酮及 雌激素。在某些動物(如嚙齒類和羊), 雌激素大量分泌時,也可通過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釋放生乳素釋放抑制因子(PIF),從而使 垂體生乳素(催乳素PRL)的分泌量增加。生乳素和 促黃體生成素協同促進和維持黃體分泌孕酮及 雌激素。孕酮和 雌激素又可通過負反饋抑制下丘腦和 垂體分泌 卵泡刺激素,因此,新的卵泡不再生長發育,動物不再發情, 促黃體生成素的分泌減少則使黃體萎縮。子宮內膜隨之脫落出血, 月經來潮。某些家畜未妊娠子宮的內膜可產生前列腺素(PGF2α),後者也可使黃體退化萎縮。隨著 黃體萎縮,血中孕酮及 雌激素的含量都迅速下降,對 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也隨之減弱,下丘腦又開始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分泌 卵泡刺激素及 促黃體生成素的量又開始增加,新的卵泡又開始生長發育,並分泌少量的雌激素。某些動物,由於此時黃體的抑制作用還存在,所以動物仍無發情表現。隨著 黃體完全退化, 垂體不再受孕酮的抑制作用, 卵泡刺激素分泌量增加,卵泡繼續發育, 雌激素大量分泌,動物再一次發情,新的發情周期又隨之開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