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蛋白

在應激刺激下所產生變化的蛋白即為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protein,APP),又叫急性期反應物或應激敏感蛋白質主要由肝臟合成,多為含糖的球蛋白。 因此,APP對感染、創傷、炎症等具有重要的診斷和預後價值。 APP在感染或炎症後的恢復中起重要作用。

感染、創傷、炎症等應激原作用於動物機體,造成機體穩態失衡,引起一系列反應,如發熱、負氮平衡、白細胞增多、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補體系統和凝集系統激活、血清微量元素濃度改變及一些血漿蛋白濃度的改變等,稱為急性期反應。在應激刺激下所產生變化的蛋白即為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protein,APP),又叫急性期反應物或應激敏感蛋白質主要由肝臟合成,多為含糖的球蛋白。近年來,獸醫工作者已開始重視對APP的研究和套用。急性期蛋白的診斷價值:動物血漿APP水平正常情況下較低,不易受年齡、性別、基因組成的影響,有助於作為炎症的指標。正性APP在炎症、損傷的刺激下迅速升高,增加的APP水平與組織損傷程度成正相關,當疾病自動恢復或得到有效治療時,APP的反應出現逆轉。而非炎性狀況如營養狀況、運動、處理等其他弱應激不會影響APP的濃度。因此,APP對感染、創傷、炎症等具有重要的診斷和預後價值。

簡介

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protein,APP)是由於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感染,機械刺激或溫度創傷,局部缺血性壞死或惡性增生等原因引起機體一系列的早期、高度複雜反應的產物。APP在感染或炎症後的恢復中起重要作用。絕大多數APP由肝細胞合成,也有一些由其他細胞,如:單核細胞、成纖維細胞和脂肪細胞產生。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特異性相比,急性期的變化是非特異的。

種類

APP有很多種。按照其在急性反應時血清的濃度增加的不同,可分為強、中、弱三種。其中最強的APP有: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等。在炎症刺激後,它們在血清中的濃度可迅速成百倍地升高。中等強度的APP包括:結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α1-抗胰蛋白酶(α1-AT)等,在血清中可增加2~10倍。而補體成分(complementcomponents,C')與血漿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等最弱,在急性炎症後在血清中僅增加2倍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