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性腦炎(感染中毒性腦病)

毒血症、代謝紊亂和缺氧引起腦水腫為主要發病機理。 多於急性感染疾病的頭三天內發生,有的患兒在急性感染起病後數小時發生。 此外,常有陽性錐體束征、肢體癱瘓、失語、瞳孔異常等。

感染中毒性腦病亦稱急性中毒性腦炎,系急性感染毒素引起的一種腦部中毒性反應。 多見於2~10歲兒童,嬰兒期少見。. 病因 急性細菌性感染為主要病因,如敗血症、肺炎、痢疾、傷寒、猩紅熱、白喉、腎盂腎炎等,其次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瘧疾亦可引起本病。毒血症、代謝紊亂和缺氧引起腦水腫為主要發病機理。 症狀 多於急性感染疾病的頭三天內發生,有的患兒在急性感染起病後數小時發生。患兒高熱、嚴重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和譫妄乃至昏迷,常有驚厥發作,持續時間可長可短,多為全身性強直樣發作或全身性強直一陣攣樣發作。此外,常有陽性錐體束征、肢體癱瘓、失語、瞳孔異常等。有明顯腦膜刺激征。醒轉的患兒依病情輕重而有不同折轉歸。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聽力減退、顱神經麻痹、單癱或多肢癱、智慧型減退及其它精神障礙,另一些患兒則從昏迷轉為去質狀態或去大腦強直狀態,輕症者多可恢復,但有的仍可留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降低、行為異常和性格改變等。.. 檢查 1、血尿常規、血沉、血糖、血脂及心電圖應列為常規檢查項目。. 2、腦脊液壓力增高而其常規、生化檢測正常。. 3、頭顱CT掃描。. 4、磁共振(MRI)。 治療 一、積極治療原發病:感染中毒性腦病多緊隨原發病起病後發生,在診斷本病之後必須抓緊對原發疾病的治療,如選擇抗生素治療細菌性感染,病毒唑、干擾素治療病毒性感染等。. 二、退熱降溫:在體溫超過39℃時應採用取物理降溫措施,如放置冰枕、冷毛巾、酒精擦浴等。如持續高熱,在充分抗感染措施的前提下,可臨時套用類固酸激素藥物(地塞米松靜脈滴注),還可套用小劑量消炎痛。. 三、預防及治療驚厥:在體溫升高至39℃以上時,為減輕患者煩躁不安和預防驚厥,可予小劑量苯巴比妥口服或苯巴比妥鈉肌注。在出現驚厥時應予安定靜脈緩注,還可用苯巴比妥鈉肌注。. 四、減輕腦水腫:一般多用甘露醇靜脈推注或甘油葡萄糖液靜脈滴注。. 此外,還應注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防止吸入性肺炎,糾正心功能不全等。. 急性期後,如遺留重要的神經功能缺損,應積極予以治療。除針灸、中藥外還可套用紫外線照射血液療法及都可喜等腦循環改善藥物口服。... . . ..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