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棠鎮

龍游縣誌棠鎮位於龍游縣最北端,與金華的蘭谿市諸葛鎮、杭州的建德市大慈岩鎮接壤,這裡較為集中地保留了三十餘處文物價值很高的明代廳堂建築,根據文保資料顯示,此鎮範圍內的明代廳堂建築中有兩處屬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志棠鎮儒大門村三槐堂(明萬曆)、志棠鎮楊家村關西世家(明萬曆);屬龍游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志棠鎮卸廳村雍睦堂(明嘉靖)、志棠鎮席家村席氏民居(明早期)、志棠鎮後邵村東陵侯廳(明萬曆)、志棠鎮下店村王氏大廳(明萬曆)、志棠鎮卸廳村邵氏民居(明)等近十處;還有屬縣級文物保護點的志棠鎮前邵村毛氏民居(明)、志棠鎮前邵村熊氏民居(明)、志棠鎮翁塢村諸氏民居(明)、志棠鎮儒大門村王氏小廳(明)、志棠鎮翁塢村翁氏民居(明)、志棠鎮儒大門村許氏民居(明)等近十處。
這些明代廳堂建築中有的很完整地保留了初建時的風貌,有的則外觀改動但主要梁架還是原物,它們是江南早期民居建築的重要實例,也是學術界很早就涉足的研究要地,清華大學的陳志華教授曾把他二十年前在龍游志棠等地測繪古建的經歷看作是“研究鄉土建築一個觸發的機會”。龍游志棠鎮的明代廳堂建築在“三雕”工藝上遠不及當地清代和民國初的同類作品,但它們沿襲了一些宋元以來的古老木作,在結構、用材和規模上取勝。如儒大門村三槐堂、卸廳村雍睦堂、後邵村東陵侯村等前後有五進,金柱直徑可達55-60厘米,月梁的圍徑更大,天花保留了不少明代珍貴彩畫;楊家村關西世家山面用磚制梁架,山牆嵌有明代建廳記石碑,前廳明間有江南最早的活動式戲台之一,已載入《中國戲曲志》;樓屋多做成樓上廳;柱子多用梭形,有側腳,柱頭卷殺;扁作梁、編竹造、礩形柱礎;檐下少用牛腿,撐拱多是倒掛龍或更早的素麵斜撐;訛角櫨斗、丁頭拱、騎栿拱、楓拱、扶壁拱、襻間拱、拱瓣卷殺等早期做法特徵顯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