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中的依戀

Wallin Wallin Wallin

內容介紹

本書首先回顧了依戀的文獻,著重強調早期經驗對於成人的心理健康和關係的影響。Wallin將依戀的關鍵原則與神經科學、創傷研究、關係(取向)的心理治療以及有關覺察的心理學整合起來,進一步發展出一個通過關係促進轉化的治療模型。他說明了如何對干預進行“量體裁衣”,以貼合患者的依戀需求,幫助他們建立早期關係未曾提供的內化的安全基地。生動的臨床材料幫助讀者更好地去理解並治療一系列被帶入治療中的問題,包括抑鬱、焦慮、關係問題以及自殺等。本書通過展現聚焦於非言語互動的臨床套用,描述了針對患者的情緒反應以及身體體驗而工作的強有力的技術。同時本書還探索了治療師如何利用自己的主觀性體驗、對活現的覺知以及對身體的關注,來呈現患者無法言說的以及解離的體驗。

作者介紹

David J. Wallin博士是一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Mill Valley和Albany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他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而後在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賴特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從事心理治療、教學以及寫作工作已近30年。Wallin博士也是與Stephen Goldbart合著的《勾勒心靈地圖:熱情、柔情和愛的能力》(Mapping the Terrain of the Heart: Passion, Tenderness, and the Capacity to Love)一書的作者之一。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依戀和變化
第一部 BOWLBY及其後繼者
第二章 依戀理論的基礎
第三章 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認知和成人依戀訪談
第四章 Fonagy和前鋒
第二部 依戀關係和自我的發展
第五章 自我的多元維度
第六章 依戀體驗的多樣性
第七章 依戀關係如何塑造自我
第三部 從依戀理論到臨床實踐
第八章 非言語體驗和“未經思考的已知”:進入自我的情緒核心
第九章 自我對於體驗的姿態:嵌入、心智化和覺察
第十章 深化依戀理論的臨床維度:互為主體性和關係的視角
第四部 心理治療中的依戀模式
第十一章 打造發展的熔爐
第十二章 冷漠型患者:從隔離走向親密
第十三章 迷戀型患者: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間
第十四章 未解決型患者:治癒創傷和喪失的傷害
第五部 使臨床焦點清晰化
第十五章 非言語領域(之一):針對喚起與活現而工作
第十六章 非言語領域(之二):針對身體而工作
第十七章 心智化和覺察:心理解放的雙螺鏇結構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