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美麗德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

主辦單位:水利局責 主辦單位:林業局責 主辦單位:水利局責

德化縣“美麗德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全力建設美麗德化,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德化縣‘美麗德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城鄉統籌發展,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以建設“美麗鄉村”和“美麗社區”為抓手,努力把德化建設成為“生態良好、經濟繁榮、政治和諧、人民幸福”的現代化綠色瓷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二、項目內容
(一)建設“美麗鄉村”
1、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評比。按照省委辦〔2012〕26號和市委辦〔2012〕56號檔案提出的環境綜合整治“七個好”目標,抓好農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實施石鼓、小湖等10個“點、線、面”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開展上涌鎮、雷峰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深化“家園清潔”行動,建立“一清一保一機制”,配足環衛設施,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和就近處理;按照《泉州市建設“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檢查考評方案》要求,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巡查工作,落實環境衛生檢查考評機制,推動村容村貌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嚴禁“二高一資”產業到水源保護區、江河源頭地區及水庫庫區入戶。
主辦單位:住建局 環保局 公用事業局 各鄉鎮
責 任 人:陳維啟 雷瑞霞 張金演 各鄉鎮長
協辦單位:水利局 國土局 經貿局
2、培育“美麗示範鄉村”。立足農村實際,按照《德化縣貫徹<泉州市建設“美麗鄉村”五年行動計畫>實施方案》要求,分5種基本類型,對照5個工作層級,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著力培育英山、石鼓、蔡徑、半嶺、村場、猛虎、湖嶺、小湖、大銘等9個有水平、有特色、有看點的示範點,創建3~5個省級衛生村,以點帶面,帶動全縣“美麗鄉村”建設。
主辦單位:農 辦
責 任 人:劉正銅
協辦單位:公用事業局 衛生局 各鄉鎮
3、打造美麗示範線。圍繞道路、河道、樹木、景觀,從綠化美化、道路水系整治、畜禽養殖整治、亂搭亂蓋整治、配套管網建設、危舊房拆遷、“裸房”統一風格立面裝修等方面入手,完善“雷峰-南埕-水口”示範線建設,著手打造“潯中-國寶-赤水”示範線。
主辦單位:住建局 公用事業局 相關鄉鎮
責 任 人:陳維啟 張金演 相關鄉鎮長
協辦單位:執法局 林業局 水利局 公路分局
4、加快“立面改造”步伐。清理亂堆亂放、亂貼亂畫,集中拆除一些年久失修、無人居住的危舊房子。推進村莊“裸房”(外牆未修葺,牆體材裸露)外立面修葺和村民房屋整體外觀美化,全力打造“戴雲山築”整體建築風貌。
主辦單位:住建局 各鄉鎮
責 任 人:陳維啟 各鄉鎮長
協辦單位:執法局
5、加快“美麗公路”建設。加強道路沿線破損山體修復、廣告路牌規範、違章建築清理、青山白化消除等工作,抓好公路沿線的綠化,推進裸坡和水土流失問題治理,通過名貴花木的連片種植,建設“百里杜鵑花帶”和“綠色長廊”。
主辦單位:交通局 公路分局
責 任 人:陳德峰 蔡國珊
協辦單位:國土局 林業局 各鄉鎮
(二)建設“美麗城市”
1、提升城區美化水平。從城市空間特色、陶瓷文化彰顯、風景園林藝術等入手,提高城區規劃設計水平。實施“城區綠化景觀工程、進城大道綠化提升工程、瓷城花園景觀公園綠化工程”,加快推進“森林德化”建設,美化唐寨山森林公園,改造世科樟樹段沿溪休閒道,持續擴大市民休閒空間。
主辦單位:住建局 公用事業局
責 任 人:陳維啟 張金演
協辦單位:林業局 龍潯鎮 潯中鎮
2、提升淨化亮化水平。加強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污水配套管網工程(二期),建設管網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3公里;新建高內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垃圾中轉站6座,採購垃圾轉運車1輛;實施瓷城花園十組安置房小區配電工程,完成變壓器安裝、土建工程、低壓線路;實施城區路燈夜景工程,配套建設道路路燈約400盞。
主辦單位:公用事業局
責 任 人:張金演
協辦單位:住建局 國土局 環保局 衛生局 供電公司 龍潯鎮 潯中鎮
3、提升城區環境整治水平。按照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標準,加大湖前、南門、德新、興南、龍鵬、潯東、寶美、丁墘等城區環境整治力度,改善環衛清掃保潔,實施城區滅鼠為主的除“四害”活動。
主辦單位:公用事業局 衛生局
責 任 人:張金演 楊厚操
協辦單位:住建局 龍潯鎮 潯中鎮
4、提升河道綜合治理水平。實施“清水工程”,加快推動閩江防洪工程(德化段)和城區排澇工程建設;加快滻溪、丁溪等城區河道開展清淤整治,建設親水平台,加強滻溪兩岸清理整治,及時清理沿岸垃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嚴查工業污染行為,禁止在水源保護區上遊河道游泳,保護好河道生態環境。
主辦單位:水利局
責 任 人:蘇榮薰
協辦單位:公用事業局 環保局 龍潯鎮 潯中鎮
5、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加強城市綜合執法,重點開展道路交通、占道經營和流動攤點、城市“牛皮癬”和沿街店面招牌、布幅廣告、城市道路車輛運載“滴、撒、漏”、“兩違”建築等專項整治活動,堅決制止“兩違”現象,鞏固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
主辦單位:執法局
責 任 人:周建陽
協辦單位:龍潯鎮 潯中鎮
6、建設“美麗示範社區”。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明確社區的生產、生活、服務等功能定位,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衛生整潔、綠化美化、文明和諧的新型社區。培育興南、東埔2個示範社區,創建3~5個省級衛生小區。
主辦單位:民政局
責 任 人:陳國城
協辦單位:公用事業局 衛生局 各鄉鎮
三)實施“心靈美化”工程
1、組織“道德模範”評選。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為重點,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方面,每方面推薦1~2名表現突出、民眾公認的道德典型進行表彰。掀起學習、宣傳、崇尚、爭當道德模範的熱潮,營造文明和諧社會氛圍。
主辦單位:宣傳部 文明辦
責 任 人:陳大孝 蘇義和
協辦單位:政法委 人武部 總工會 團縣委 婦聯 各鄉鎮
2、 組織“美德少年”評選。按照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要求,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每年推選12名在“文明有禮”、“自強自立”、“誠實守信”、“盡責奉獻”、“尊老愛親”和“助人為樂”等方面,表現突出的美德少年進行表彰。
主辦單位:宣傳部 文明辦
責 任 人:陳大孝 蘇義和
協辦單位:教工委 教育局 團縣委 婦聯 關工委 各鄉鎮
3、組織“孝敬之星”評選。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每年評選10名尊老、敬老、愛老、親老、助老先進典型,通過示範引領,展示公民道德建設成果。
主辦單位:組織部 宣傳部 文明辦
責 任 人:賴詩壇 蘇莞爾 蘇義和
協辦單位:老齡辦 婦聯 老教委 各鄉鎮
4、開展“美麗家庭”創建活動。按照縣婦聯關於深入開展“美麗家庭”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圍繞庭院整潔環境美、家鄰團結和諧美、鄉風文明身心美、增收致富生活美目標,組織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美麗家庭”創建,積極開展衛生整治、植綠護綠、巾幗文體等一系列惠民活動,通過國寶、佛嶺、南埕、湖坂等一批試點村的創建,進一步帶動廣大婦女和家庭成員形成生態意識、文明意識,弘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主辦單位:婦 聯
責 任 人:蘇培娜
協辦單位:各鄉鎮
5、組織“旅遊形象大使”評選。充分發揮“中國瓷都·德化”、“福建省最適宜人居住地”、“福建最佳旅遊目的地”等品牌效應,通過“最佳氣質獎”、“最佳人氣獎”及“最佳潛質獎”評選,推選10名“形象大使”,體現城市魅力,展示瓷都風采。
主辦單位:宣傳部 旅遊局 文體新局
責 任 人:陳大孝 顏如春 陳金殿
協辦單位:各鄉鎮


(四)實施“富農裕民”工程
1、發展鄉村生態農業。繼續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做精做優特色產業。力爭德化黑雞、黑兔、黑羊出欄分別達到90萬羽、16.6萬隻、2.2萬隻;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強化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力,提升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積極發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注重農業品牌創建。力爭創建市級以上專業合作示範社4家,新增無公害農產品2個、市級以上農業品牌3個,力促德化黑兔列入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主辦單位:農 辦 農業局
責 任 人:劉正銅 張昌聯
協辦單位:林業局 財政局 經貿局 各鄉鎮
2、扶持林業產業發展。發揮林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養,建立泉州市金線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藥用植物研發檢測平台,積極對接省“千萬林農增收千元工程”,加快發展林藥、林菌、林禽、林畜等林地立體複合經營;制定出台《加快森林資源流轉,做大做強林業產業,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實施意見》,統一協調開展全縣林業產業發展等工作;實施現代農業(竹業)項目,發展毛竹產業。
主辦單位:林業局
責 任 人:連碩卿
協辦單位:農業局 科技局 各鄉鎮
3、推進水利產業建設。抓好“一點一線一面”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重點推進彭村水庫工程、城區防洪工程、9個鄉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5條河道治理、3座水庫除險加固、水電站技改等民生水利項目建設。挖掘、發揮水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開發水利旅遊項目,培育水產養殖加工等水產業經濟。
主辦單位:水利局
責 任 人:蘇榮薰
協辦單位:旅遊局 農業局 各鄉鎮
4、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圍繞縣委提出的建設“綠色瓷都、養生聖地”目標,加快培育生態旅遊,充分挖掘名優特農產品、自然環境優美、田園風光秀麗、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豐富等優勢,大力培育觀光採摘、旅遊休閒、農事體驗、森林人家、水鄉漁村等鄉村旅遊。抓好石牛山國際旅遊度假區、九仙山景區、瓷都印象鄉村游等旅遊項目,在省道203、206線設定旅遊觀景平台,籌劃“舌尖上的德化”美食活動,打造瓷都美食街。
主辦單位:旅遊局
責 任 人:顏如春
協辦單位:農業局 林業局 水利局 公用事業局 各鄉鎮
五)實施“美麗德化”保障工程
1、提升農民素質培訓。實施省“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訓,繼續開展農村實用技術遠程培訓和陽光工程、雨露計畫培訓,重視加強對農民的職業道德、節能降耗、綠色生態等的教育和引導,不斷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發展生態經濟能力。
主辦單位:農辦
責 任 人:劉正銅
協辦單位:人社局 財政局 農業局 科技局 各鄉鎮
2、開展老年人關愛行動。推廣老人義務互助小組的典型經驗,健全完善留守老人的典型經驗,重點推廣“黨支部+老年協會+互助組或志願者隊伍”關愛農村留守老人機制,積極開展生活、生產、經濟、文明宣傳等義務互助活動。
主辦單位:老齡辦
責 任 人:陳明山
協辦單位:組織部 民政局 各鄉鎮
3、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創新“多證合一、細化社區、格線管理”流動人口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條龍”便民服務,增強農村綜合服務功能。大力培育農村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社會化的社區服務體系。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實現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
主辦單位:民政局
責 任 人:陳國城
協辦單位:公安局 計生局 各鄉鎮
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低保、新農合、新農保、失地農民養老保障、住房、就學、就醫等各類社會保障體系。結合造福工程、地災點及困難群體安居房建設等為民辦實事項目,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從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蓋。
主辦單位:發改局
責 任 人:陳章武
協辦單位:民政局 人社局 住建局 國土局 教育局 衛生局 農辦 各鄉鎮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推進農村“168”、社區“135”等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深入實施“黨建科學保障工程”,加強換屆後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制度,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和幫扶機制,大力推廣“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促增收、駐社區機關事業單位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等機制,組織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深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高基層黨建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主辦單位:組織部
責 任 人:賴詩壇
協辦單位:紀委(監察局) 各鄉鎮
三、實施步驟
1、動員部署階段(2013年1月至3月)。成立領導機構,制定“美麗德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動員部署開展建設“美麗鄉村”工作。各鄉鎮要結合本地實際,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層層組織動員部署。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4月至12月)。按照實施方案和目標要求組織開展各項工作,注重提升美麗德化建設水平;開展跟蹤督促檢查,不斷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3、總結提升階段(2014年1月)。全面總結實施“美麗德化建設工程”的經驗和不足,按照方案和目標要求及各責任單位落實情況開展檢查評比,評選獎勵先進。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續開展創建活動,提高“美麗德化”的建設水平。
四、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德化縣“美麗德化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見附屬檔案1),下設辦公室,統籌協調、督促指導全縣開展“美麗德化”建設工作。各鄉鎮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切實加強對“美麗德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和指導。
2、落實資金保障。通過爭取上級支持、財政投入、社會參與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保障“美麗德化建設工程”的資金需求。
3、建立考評機制。把實施“美麗德化建設工程”工作成效作為考核領導幹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據。建立情況通報和檢查制度,定期組織開展評比活動,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4、營造工作氛圍。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和宣傳載體,廣泛宣傳開展“美麗德化建設工程”的重大意義,努力形成全民參與、全社會支持的良好氛圍和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