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讎

語出:《孟子·滕文公下》:“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復讎也。”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衢州余氏子名長安,父叔二人,為同郡方金所殺。長安八歲自誓,十七乃復讎,大理斷死。”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太祖驚問其故,潁曰:‘臣為叔父復讐,非有他也。’”明範受益《尋親記·報捷》:“拚棄了官,縱殺他,只準復讎罪。”

復讎
拼音:
解釋:1.見"復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