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示羅經

復示羅經又名分羅經,是指在羅經指示系統中,用於復示主羅經(主示羅經)指示信息的儀表。

簡介

復示羅經又名分羅經,是指在羅經指示系統中,用於復示主羅經(主示羅經)指示信息的儀表。

工作原理

羅經是船舶航行在大海上的"指南針",它分為陀螺羅經與復示羅經2個部分。陀螺羅經是典型的船舶導航設備,復示羅經是一個復示器,用來把陀螺羅經的航向信息顯示在船舶的各個艙室中。傳統的機械式分羅經工作時不但噪音大,而且每一次啟動時都要與陀螺羅經進行初始對準。採用先進的數位化技術研發的數字式分羅經不但可以實現傳統機械式分羅經的全部功能,而且還具備成本低、性能好、可靠性高、套用靈活,實時顯示等多種優勢。數字式分羅經通過CAN匯流排取得陀螺羅經的船舶航向信息,經過DSP處理後,在液晶顯示器上將航向信息復示出來,供船舶操縱、導航人員使用。

通過磁感應探頭或光電感應器將羅盤所指示航向的角度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送到需要航向信息的部位,再變換成機轉角信號,帶動刻度盤轉動,重現船舶航向,這種設備稱為羅經復示器又稱分羅經。

羅經復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將航向感測器輸出的電信號,通過一個或若干連線埠將其引出,經過信號處理功能模組,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將處理後的信號送往各點顯示,達到重複指示航向的目的。

現階段分羅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數字顯示方式,這種分羅經主要用於陀螺羅經輸出為數位訊號時,具有顯示準確,精度高的特點;另一種為指針式分羅經,這種軸角式顯示方式能常以自整角機來實現,軸角式顯示更加符合人們的視察習慣,人們可能通過指針的擺動感覺船體的運動狀態,但自整角機要求的輸入通常為模擬信號,這顯然不能適應現今的數位化,一體化、集成化發展的趨勢。

復示羅經的特點

1)模擬傳統機械式分羅經的顯示效果,具有數字航向顯示功能;

2)CAN匯流排數據傳輸距離遠,數據傳輸速度高,可以實時傳送陀螺羅經工作狀態;

3)無噪音,高可靠性,無需啟動初始對準。

羅經

概述

羅經是一種測定方向基準的儀器,用於確定航向和觀測物標方位。羅經分為磁羅經和電羅經兩種,現代船舶通常都裝有這兩種羅經。飛機上也裝有羅經,航空用的羅經稱為航空羅盤。

磁羅經是利用磁針指北的特性而製成。指南針即是原始型式的磁羅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用於航海的指南針又稱羅盤。鐵船出現後,磁經產生了自差。19世紀以後,先後提出消除自差的方法,至20世紀初,性能穩定、軸針摩擦更小的液體羅經製成,曾用於大部分船舶。磁羅經有磁差,是由於地磁極與地極不一致而產生。存在於磁北和真北之間的夾角,即磁偏角。海圖上標註有本地磁差和年變化率,使用磁羅經時可據以修正讀數。磁羅經結構主要由羅經櫃和羅經盆組成,帶有磁針的羅經卡安裝在盆內。[2]

電羅經又稱陀螺羅經,是利用陀螺儀的定軸性和進動性,結合地球自轉矢量和重力矢量,用控制設備和阻尼設備製成以提供真北基準的儀器。陀螺羅經是由主羅經與分羅經、電源變換器、控制箱和操縱箱等附屬設備構成。

陀螺羅經

陀螺羅經是一種完全不依賴於外部的聲、光、電、磁等一切信息自主式地尋找真北並在運動物體上建立穩定的真北方位基準從而準確測定運動物體運動方向的慣性器件。陀螺羅經是利用地球自轉角速度和重力場的綜合效應,使二自由度陀螺儀的自轉軸自動尋找真北的,是航海上廣泛套用的重要導航設備,不僅可為艦船導航提供精確可靠的航向基準,還能為火炮、魚雷、飛彈等提供方位基準。

近代航海所使用的陀螺羅經,可分為安許茨、斯伯利和阿瑪一勃朗等三大系列。

任何一種系列的陀螺羅經,均由主羅經及其附屬設備組成。主羅經是陀螺羅經的主體,具有指示航向的功能;附屬設備則是確保主羅經正常工作並提供相應功能的必需設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