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由中國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教授創立於1986年,是我國最早在大學中成立的生命科學學院,其前身為1926年成立的生物學系,是國家生物學基礎科研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也是國家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首任院長為談家楨教授,現任院長為馬紅教授。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復旦大學生命學院由平行的三個組織結構組成:系、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所(中心)。學院由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工程系、遺傳學和遺傳工程系、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系、生物化學系五個系級單位組成,擁有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個國家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遺傳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科學研究所、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生物技術中心、生物統計研究所等七個研究機構。
學院有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2個本科專業。1個生物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分別為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物理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動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人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後兩個為經批准自主設立的博士點),上述博士點均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學院還設有1個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每年可以招聘12名博士後。
遺傳學、生態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物理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遺傳學科被列為教育部“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復旦大學“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近240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近50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近50人,講師(含助理研究員)50餘人,實驗技術人員70餘人,行政管理人員15人。此外,學院另有校內雙聘教授5人,長江講座教授2人。上述成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千人計畫”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含講座教授)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973計畫”首席科學家2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含講座教授)10人。

學院成就

學院現有學生1000餘人,其中本科生670人,碩士生、博士生380人。提出了“寬口徑、強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教學理念,實施多種教學模式,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先後五次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五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論文“挑戰杯”特等獎。在全國人才基地建設的兩次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理科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近5年來作為負責人獲得國家“863”項目15項,“973”項目課題7項,新藥創製專項3項,傳染病重大專項3項,轉基因重大專項5項,重大科學研究計畫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94項,重大項目4項;其它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27項餘項。獲得新藥證書及臨床批件10餘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等,國家、省部級以上獎勵30餘項,近五年共發表SCI論文約1000篇,其中30篇發表在Nature、Science、JCI和PNAS等影響因子大於10的重要雜誌。2009年SCI論文篇均影響因子2.97。
2005-2009年度授權專利

序號 專利名稱 發明人 授權日
1 一種溶葡萄球菌酶復配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陸婉英黃青山 2009-1-8
2 一種大腸桿菌高效外分泌表達溶葡萄球菌酶的方法 黃青山、陸海榮、陸婉英 2009-4-8
3 一種溶葡萄球菌酶工業化純化工藝 黃青山、陸海榮 2009-5-6
4 一種天然防腐劑的工業化純化工藝 黃青山、李國棟 2009-10-28
5 一種受水稻系統獲得性抗性誘導劑誘導的啟動子及其套用 蒯本科趙慧芳趙向輝,廖陽,余進 2009-7-8
6 提高長春花毛狀根萜類吲哚生物鹼含量的方法 唐克軒, 龔一富, 廖志華, 苗志奇, 孫小芬 2009-6-3
7 一種B型肝炎病毒疫苗增效蛋白及其基因 朱乃碩,李華青,楊敏  
8 一種單修飾的聚乙二醇化胰島素及其製備方法 印春華,竇懷智,張敏 2009-6-3
9 洛索洛芬鈉緩釋製劑 印春華,唐翠 2009-5-13
10 具有疏水核心、親水表面的納米粒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印春華,錢鋒,崔福英,唐翠 2009-6-24
11 一種兩親性殼聚糖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和在藥劑學中的套用 印春華,趙子明 2009-6-24
12 Ag85B,ESAT-6的嵌合疫苗 王洪海,徐穎,王寶林,王慶忠,陳嘉臻,祝秉東,王九玲,郄亞卿  
13 一種受水稻系統獲得性抗性誘導劑誘導的啟動子及其套用 蒯本科,趙慧芳,趙向輝,廖陽,余進 2009-7-8
14 提高長春花毛狀根萜類吲哚生物鹼含量的方法. 唐克軒, 龔一富, 廖志華, 苗志奇, 孫小芬 2009-6-3
15 蝴蝶蘭花發育B組相關基因pPI15編碼序列及其套用 郭濱,明鳳,陳東紅, 張田, 沈大棱 2008-2-6
16 短小芽孢桿菌表達系統的最佳化研究 明鳳,陳雲鵬孫曉波,沈大棱,葉鳴 2008-3-5
17 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朱煥章,馬忠俊  
18 經TAT和NLS多肽修飾的C31整合酶蛋白及其套用 張茂祥, 朱煥章  
19 一種受植物系統獲得性抗性誘導劑誘導的啟動子及其套用 蒯本科,趙慧芳,顧華,王喜萍,趙向輝 2008-3-12
20 一種能抑制口蹄疫病毒複製與感染的siRNA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鄭兆鑫,嚴維耀 ,劉明秋,陳維灶  
21 一種重組卡介苗及其製備方法 王洪海,徐穎,王寶林,祝秉東,王慶忠,郄亞卿,王九玲 2007-9-7
22 重組Ag85B-Rv3425卡介苗 王洪海、王九玲、張紅梅、郄亞卿、祝秉東、徐穎、王慶忠  
23 一種具降血壓作用的桑椹活性提取物及其用法、用途 傅大煦,周銅水,侯愛君,陳家寬 2008-8-8
24 野山人參的分子標記及鑑別方法 張文駒,萬樹文,程舟,陳家寬,丁建彌,王瓊  
25 一種黏膜黏附性納米粒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印春華、崔福英、錢峰、唐翠 2008-3-12
26 N,N-二甲胺醯基-2,3-二呋喃基-6-氨基喹惡啉,其製備方法與套用    
27 NEW 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ENCODING SEQUENCE AND POLYPEPTIDE ENCODED BY SUCH DNA SEQUENC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28 水稻Osfad8編碼序列及其套用 明鳳,王敬文,沈大棱 2007-2-28
29 短小芽孢桿菌表達系統的最佳化研究 明鳳,陳雲鵬,孫曉波,葉鳴明,沈大棱 2007-9-28
30 蝴蝶蘭花發育B組相關基因pPI15編碼序列及其套用 明鳳,郭濱,葉鳴明,沈大棱 2007-11-9
31 能抑制口蹄疫病毒複製與感染的siRNA及其製備方法 鄭兆鑫、嚴維耀、劉明秋 2007-10-31
32 一種利用大腸桿菌發酵製備小干擾RNA分子的方法 黃偉達 2007-6-6
33 抗單純皰疹病毒-2感染的多表位DNA疫苗及其製備方法 朱乃碩等  
34 一種人心肌肌鈣蛋白I合成肽段S28-42及其用途 朱乃碩 黃應峰  
35 一種篩選結核桿菌耐藥蛋白的方法 王洪海  
36 一種細胞質膜標記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余龍組  
37 姬松茸水溶性多糖及其製備工藝和用途 周銅水,陳家寬  
38 黃酮苷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周銅水,姚輝,陳道峰,陳家寬  
39 一種二芳基庚酮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周銅水,姚輝,陳道峰,陳家寬  
40 利用水稻數量性狀位點信息進行作物功能基因電子克隆的方法 曾華宗, 羅利軍, 鍾揚  
41 一種黏膜黏附性納米粒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印春華,崔福英,錢鋒,唐翠 2007-9-7
42 一種互穿網路聚合物超多孔水凝膠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印春華,殷黎晨,唐翠 2007-2-28
43 一種注射用洛索洛芬鈉藥物組合物 印春華,唐翠 2007-1-31
44 一種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良植物營養品質的方法 張健;劉曉軍;李柱剛;孫小芬;龐永珍 2006-7-12
45 一種超多孔水凝膠複合物,其製備方法及其在藥劑學中的套用 唐翠,印春華 2006-4-26
46 一種注射用洛索洛芬鈉藥物組合物 印春華,唐翠 2006-10-14
47 節節麥高分子谷蛋白D x1.5亞基編碼基因的核酸序列、表達載體和應 盧寶榮,陸春明楊武雲  
48 HUMAN G-TYPE LYSOZYME, THE ENCODING SEQUENCE, PREPARING METHOD AND THE USES THEREOF 余龍 2005-9-13
49 人鳥苷酸單磷酸還原酶及其編碼序列和製備方法 余龍 2005-8-31
50 一種人G型溶菌酶,其編碼序列、製法及用途 余龍 2006-4-19
51 抗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雙價多肽疫苗及其製備方法 鄭兆鑫,嚴維耀,劉明秋,易建中等  
52 一種口蹄疫基因工程多肽疫苗及其製備方法 鄭兆鑫,嚴維耀,劉明秋,李光金,陳維灶等  
53 一類雙鏈RNA分子及其在製備抑制B型肝炎病毒複製藥物中的套用 黃偉達 2006-9-20

辦學理念

學院始終以創建國際有影響的、高水平的生命科學學院為奮鬥目標,以科學研究為主導,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構建高質量教師群體和爭取國家級重大項目為抓手,力爭在科研成果、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和科技產業化等方面實現快速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已成為國家生物學科精英人才培養的搖籃。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生物學科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畢業生。畢業的學生桃李遍布,人才輩出。早期畢業的童第周,馮德培成為中國第一代學部委員。1949年以後培養的學生中有10餘位成為兩院院士,尚有更多的學子奮鬥在國內外相關學術領域,成為各個行業和研究領域的帶頭人和學術骨幹,並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發展前景

作為復旦大學發展和強化生命科學的一部分,2012年,生命學院將把現在分布於9個不同試驗樓的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整體搬遷到復旦大學江灣新校區,新建的生命科學學院教學科研樓建築面積39000平方米,與即將建設的中國最大的實驗小鼠飼養大樓毗鄰。學院教學科研樓設計符合國際先進的生物安全標準,將滿足生命科學學院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使用功能要求,包括辦公室、教學實驗室、研究實驗室、核心基礎設施、會議室、動物房和標本館。教學科研樓附近將建設一座現代化溫室和植物培養試驗田。未來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將在全院師生的不懈努力下,在科研成果、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和科技產業化等方面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院系介紹

生物化學系:五十年代,由於化學和物理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生物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得到了飛躍發展,並強有力地促進了醫學、工業和農業等的研究。1958年,在原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復旦大學生物系和化學系的共同努力下正式建立了生物化學專業。在復旦生命學院建院初期,生化系包括生物化學和植物生理兩個專業。現任系主任董愛武教授,有6名教授和5名副教授。
生物化學系設有植物分子生物學、表觀遺傳學、基因表達調控、藥物開發與篩選等多個研究方向,側重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的相關研究,承擔著多項國家、省部、企業和國際合作項目。
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成立於2003年,是在生命學院原有的環境與資源生物學系的基礎上經重新組合而成。現任系主任為盧寶榮教授,有10名教授和8名副教授。
設有植物學和生態學2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在濕地生態學、土壤生態學、生物入侵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基因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分子進化 等8個方向上招收博士研究生。並設有植物學、動物學和生態學3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以及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承擔校、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各類基礎學位課程近20門,如生物多樣性科學導論、普通生物學、動物學、植物生物學、普通生態學、生物信息學和生命的進化等。
研究領域注重於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生物學研究,從巨觀和微觀生物學角度探索生命現象和基本規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多樣性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種群和進化生態學;基因多樣性和生物安全;生物入侵與生態安全;城市生態與生態經濟學;生物多樣性信息學;資源生物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