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起跳幸福人生

《從大學起跳幸福人生》是一本國產圖書,作者陳順。在這本書里,講得最多的不是大學應該做些什麼,而是希望同學們可以站在另一個角度反思自己的一生。大學四年並不是大學四年這么簡單,能有這個上大學的機會,就應該更加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周圍,理解世界,從而在人的一生中可以領略到人生的幸福,瀟灑走一回。

基本信息

書名:從大學起跳幸福人生
作者:陳順
網名:夢裡尋你
小名:順子,小順子,順順
作品:《從大學起跳幸福人生》《走過大學圖書館》《從淤泥走出的男孩》

內容簡介

李開復說:“離開大學時,只要做到了對什麼可以擁有自信、責任、愛心和激情,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中國未來的主人翁。”離開大學時,你只要做到這些,你最大的收穫將是“對什麼都可以擁有自信和渴望”。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中國未來的主人翁。經過大學四年,你會從思考中確定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畫中把握時間,從交流中鍛鍊表達,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 從追求中獲得力量。
一個人要想人生過得有意義,有開心地享受了生活,就是要找到人生真正的理想,而不要再花太多的時間做些並不感興趣而又沒實用用處的事,那樣你不僅有時間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有時間去享受生活了。其實這一切並不矛盾,只是很多人的欲望太多,想這想那,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做,結果是理想不能實現,虛度了光陰,結果生活也沒有享受愉快,因為一個內心欲望過多,而理想一直沒在實現,內心衝突的人,是不可能很生活幸福的,我們需要要時時反思自己,人生每走的一步是不是就是自己真正地追求。希望大家可以認識到這一點。
生活並不難,只要我們好好地思索一下自己的人生,而不要再這樣漫無目的地過日子,一日又一日,也不要每天忙忙碌碌地過日子,一天又一天,到頭來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總是在腦海中掙扎而痛苦一生。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大學是個什麼地方,也許大學不是去學習所謂的課本知識,而是學習如何認識自己,這也是教育的真諦。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時,他才開始真正地活。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我們所在乎的是什麼,也許才是我們為之付出的僅有一生。
1. 聊人生的意義
2. 聊認識自我
3. 聊人生的理想
4. 聊大學生活規劃
第二章 距離理想有多遠
當我們開始了解自己,了解所謂的人生時,我們會感到無助和困惑,也正因如此,人生才會有奮鬥的意義和滿足。讓我們挑戰自己的人生極限,一層層剝開自己的潛在能力,那是無比驚奇地發現。
1. 聊成功與失敗
2. 聊奮鬥
3. 聊行動
4. 聊懶惰
5. 聊困難
6. 自我反省
7. 聊自我激勵
8. 聊創新思維
9. 聊自我意志
10.聊自立與依賴
11.聊信念與決心
12.聊勇氣與嘗試
13.聊激情
14.聊潛能
15.聊機遇
16.聊堅持
第三章 大學生活面面觀
大學時光不過只是人生的一段短暫時光,但這段時光卻又是意義非凡的。你可能一生再沒有這樣的日子,可以如此精力充沛,可以如此休閒自得,可以如此信心無限,可以如此雄心勃勃,可以如此愛好廣泛,可以如此前途無量,可以如此輕鬆愉悅,可以如此放蕩不羈。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為了一生無憾無悔,也應該好好珍惜僅有的一次最佳起跳幸福人生的機會。一切都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下去了。
1. 聊大學生活
2. 聊教育
3. 聊書籍
4. 聊學習
5. 聊成績
6. 聊偶像
7. 聊觀察與思考
8. 聊興趣與娛樂
9. 聊電影與音樂
10.聊品質與習慣
11.聊藉口與拖延
12.聊大學生戀愛
13.聊空虛
14.聊健康
15.聊時間
16.聊就業
第四章 為人處世的藝術
人生活於世,需要有顆感恩之心才能遇事隨安。面對現實時,我們需要自力更生,面對世人時,我們需要祥和與友善,面對家庭時,我們需要關懷與溫暖。心中有愛的人到哪裡都可以生活得愉快。我們需要認識那些心中有愛的人,也要做個心中有愛的人。
1. 聊處世之道
2. 聊交友
3. 聊魅力
4. 聊寬容
5. 聊現實
6. 聊賺錢
7. 聊工作
8. 聊家庭
第五章 幸福究竟在何方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幸福其實就在身邊,但我們卻一直在追逐幸福。幸福在於比較,當一個人不需要比較時可以看到自己的幸福,那他就開始變成智者了。
1. 聊快樂與幸福
2. 聊獨處與痛苦
3. 聊自信與自卑
4. 聊煩惱與抱怨
5. 聊生氣
6. 聊貧窮
7. 聊親情
8. 聊欲望
第六章 人生終極感悟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生命。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理想。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思想。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愛情。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你那終生後悔的事情呀。
1. 聊人生感悟
2. 聊人生態度
3. 聊珍惜與感恩
4. 聊命運與緣分
5. 聊選擇與放棄
6. 聊苦難與生死
後記

校園影響

歡迎大家進入大學的校園,可能剛來的你對新校園的環境有些不適應,是興奮,是恐慌或是驚奇。你可能會對自己在大學裡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感到有些迷惘。不過我相信大家都會很快適應的,這是一個過程,這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在我們一邊擁有自由時,我們也應肩負起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中學時期的你過於單純和幼稚,對問題的思考、理解也欠全面。然而進入大學以後,你可能由於學習負擔過重或專業選擇不佳、業餘生活單調和環境陌生等因素,而使你感到自己的情緒有些不穩定,意志力不夠堅定,遇到挫折時自身的承受能力還比較低等等。不過,我要告訴你,這是很正常的,每個進入大學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各種各樣的麻煩和感慨,我們要做的就是自我管理、主動學習,養成獨立生活、自覺學習的習慣,這兩個過渡是必然的,不容迴避的,誰完成得好,過渡得好,誰就能更好地更早地把握大學生活的主動權,就會更有成效地發展進步。我們過去對大學都曾有美好的幻想,可能剛進入大學時有些失望,雖然大學沒有你想像中的精彩,但是會給你帶來想像不到的精彩,這需要我們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大學的時光是短暫而美好的,同樣也充滿艱辛與汗水。在這裡我們一方面要接受老師小課堂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接受社會各方面的大課堂的教育。如何去其糟粕而取其精華,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得與失,就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接受獨立思索和自主抉擇地考驗。另外我們也會遇到各種煩惱,這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壓力,還會有家庭及來自社會的各種各樣的困難與紛擾,更會有來自於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迷惘。面對這些困難,我們是知難而進還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們首先應該從思想上有所認識,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我們需要開始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很多人在這裡崛起,也有很多人在這裡墜落。
作為當代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就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我們要做的就是使自己日臻完善,使人格成熟,使綜合素質加強,並不斷增強自主性,判斷力和個從的責任感,使人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和是非觀念,能夠遵守社會公德,使自己的各項行為都符合新時期大學生的行為規範。
能進入大學學習的都是非常幸運的,起碼你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千萬別在心裡說自己的大學是如何垃圾或是什麼的,這樣的想法只不過是自己心裡的反映。如果連生活在自己學校都感到不滿,那么你不會在大學收穫到什麼,這是最重要的。這也是這本書的主旨,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於人心。一朵鮮花,你可以看到整個春天,也可以看到寂寞憂傷,如何去看,全在人心。
當你聽到這些時,你是否有同樣的感觸。或許有,或許沒有。但生活的路並不會因為你的不選擇而不繼續。你認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如何評價自我價值?你為之奮鬥的終極理想是什麼?你的希望有一個什麼樣的大學生活?這些都是首先要弄清楚的!讓我們放下心中的包袱,一起聊聊一些人生最重要的話題。

作者簡介

姓名:陳順
性別: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85-07-04
畢業院校: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學歷:大專
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
性格特徵
誠實守信、樂觀幽默、不畏艱難、愛憎分明、勤奮好學、安分守紀、善良忠誠等。
興趣愛好
愛好極其廣泛:喜歡閱讀、寫作、跳舞、游泳、打籃球、打桌球、滑冰、騎獨輪車、看電影等
人生理想
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與人分享世界可分享的快樂!

作者感悟

人生有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喜好和性格特徵,而且每個階段看世界的眼光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平淡地看待人生。沒有笑話小孩的幼稚,大人的世故,老人的笨拙。我們這樣來,也將這樣去。人應該淡定,講得一個和字,與天和,與地和,與世間和,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的人生也便過得瀟灑和輕鬆。
我們要以存在就是合理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一切,而不要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想當然。我們總是看不慣這,看不慣那。我們看不慣學校的女生招搖過市,看不慣室友幾天不洗泡在桶里的衣服,看不慣交通事故圍著看熱鬧的人群,看不慣校內呼之而起的群架,看不慣車上向窗外扔垃圾的乘客,看不慣某些學生的瘋狂自大。不知道是社會退步,還是我們進步了。不管怎么說很多的事並不是我們可以改變得了的,我們首先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衛生搞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愛自己、愛別人、愛國家、愛社會,而不是一味去想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有能力就去影響周圍的人,繼而影響社會,而不是以消極的眼光看世界。
過去給了我們太多的負擔,未來給了我們太多的壓力,致使活在現在的我們少了許多應有的生氣,變得不像我們自己。 別人的路始終是別人的,但自己的路不見得是自己的。
人的一生不是趕路,而是旅行。
我們常常匆匆忙忙走到了路的盡頭,才發現錯過了一路的風景。
有時的等待未必不是好事,關鍵看自己如何把握。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很努力,不知道是在推動社會的進步,還是加大社會的競爭,原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規律一直都存在。
我們是人,就注定有人勞苦,有人風光,有人貧窮,有人富足。我們可以驚喜我們擁有的一切,但我們卻沒有看到這些,我們只知道我們還缺少什麼,我們常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們更多。我們能追求到的東西就去追求,追求不到就莫強求,心情是我們自己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的,人注定要活,人注定要死,把心放開,好好地享受我們短暫而又獨特的一生吧,儘管我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顆沙。
年輕時的我們,放蕩不羈;年輕時的我們,好高騖遠;年輕時的我們,狂妄自大;年輕時的我們,誰也瞧不起;直到有一天發現我們什麼也不是時,感覺那時的想法太年輕了,而錯過了本可以靜心去享受的時光,錯過了與朋友愉悅的心情。
有人喜歡回味,有人喜歡嚮往,更多的人是兩者都喜歡。回味是充實,擁有實在的感覺;嚮往是希望,擁有想像未來的空間。如果兩者同時存在,那么現實和想像交織存在生活中,這才是人生最好的精神支架,讓我們愉快過向遠方。
有願望的時候就去實現它,因為實現不了和不實現都會痛苦。
當看到同齡人已經長大,才發現自己已經老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間去做適當的事,當我們還能飛時,就不能放棄展翅飛翔的夢想
我們總是要經歷些什麼,才能收穫些什麼。有經歷,才有經驗,但經歷並不是免費的,他要時間,沒有生病,不知道健康有多么重要,哪天我們把自己的命看得重要了,其它的不愉快就會看淡了。
喜歡你的人,不用你刻意去討好,就算你扮鬼臉,她也會覺得你可愛。而不喜歡你的人,就算你耍寶,使出十八般武藝,她也會覺得你有點神經,對你也是置之不理,所以我們只需保持自己的本色,做真正的自己。
當自己某天突然醒悟,才發現以前的自己好傻,不該生氣時卻生氣,不該自卑時卻自卑,不該衝動時沖支,不該做的事但我卻做了,慶幸的是,自己終於醒悟了,看到那些繼續犯錯的人們,有時只剩下哀嘆了,他們活得真累。
孤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孤單。
如果可以扔掉的東西就扔掉好了,包括記憶。
我們總是被人說著,什麼好吃懶做呀,什麼不誤正業呀,什麼油腔滑調呀,什麼窩囊廢呀!難道我們就真的這么沒用嗎?難道我們就真的不思進取嗎?大人們呀,你們年輕時不努力,就把責任全部推到下一代,為何我們就一定要去實現你們未完成的理想呢?這是很可悲的事!人與人是不同的,看到別人做生意賺了大錢,我們就要去做生意嗎?看到別人的工作穩定,我們就要去做那沒有前途和枯燥無味的工作嗎?我們有自己的理想,我們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呀。
我們總是在問我到底是誰?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我們就這樣把自己給困擾了。何必給自己提這么多的為什麼呢?其實很多事根本就沒有答案,我們只要做好當下的事,珍惜當下的時光,愛護身旁的人,其它就隨心而去,不必問那么多為什麼,我們何必要找出個所以然呢?現實生活就是現實生活,人生也只是個短暫而有限的過程,去享受便是了。
人生有千千萬萬個決定和選擇,我們一步一步走下來,記錄在我們的記憶里,這些是惟一的,不可改變的,我們是自由的,因為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又是悲哀的,因為我們只能一直選擇下去。我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我們就這樣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惟一的一條軌跡,我們看不到終點,但終點隨時就可能出現,這很好,沒有看過的電影你會想著去看的,而且能看一次,你會不會很珍惜,這惟一的一次呢,對人生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理解。
時間教會了我們知道的一切,還有未知道的我們也只有留給時間。
命運是個奇怪的東西,因為我們不知道上帝會將我們引向何方?但是我們可以做的便是堅信自己怕未來是美好的,就有生活得更好的勇氣。
人生的路有無數條,就算走錯了,也不要懊悔,調整方向,精彩人生依舊!
我們總是在追求完美,但又何必事事求完美呢?破碎的感情就讓它破碎好了,挽回不了的事也就不值得挽回了!
年輕時或許我們什麼都不怕,但不斷老去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不再回來,比如時間,我們常說珍惜,是否我們都做到了。
我們在乎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忽視了自己。
人生有時想想真的是很枯燥,小時候玩玩泥巴,大點玩玩電子遊戲,再大點就開始了學習生涯,然後就是工作,結婚生子,撫養和教育下一代,然後就退休,有時很想走出這樣的模式,但人又不能太另類,人與動物一樣,都有生存的自然規律。後來發現原來人生並不枯燥的,枯燥的是我們!
有時感覺生活太難,因為拚命工作賺到的錢要將近十年才可以買到想要的房子,還有想買的車子,我們總不能得到了才感覺到快樂,而要不斷快樂地追尋。
人生在世,萬事都無法保證,所以當我們不知道結果如何時,我們就應該開心而不是悲傷,就應該努力而不是停滯,就應該前進而不是退讓,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這些只不過是自己的選擇,我們當然選擇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那樣萬事才有更好的保證。
什麼樣的年齡就應當做什麼樣年齡的事,何必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那么另類,人就應該過人應該有的生活,遵從自然的規律,遵從自己的內心。
更多的東西或許得不到,更多的道理或許不懂得,更多的事情或許做不了,但這些是我們此時的想法,我們不敢肯定將來我們會怎樣,所以我們的思想既要活在現在,也要活在將來。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可以創造奇蹟,只是我們自己不給自己機會。也許是膽怯,也許是不屑,也許是不願,總之有一千萬個理由讓本可能的奇蹟埋葬了。
我們總是在乎著自己,其它的人我們卻很少關心。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很少被別人在乎,所以我們應該了解,生活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我們不因活在別人的閒話中,也不能為別人而活,我們要做真正的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一個看不到自己的人,也看不到別人。
作為一個人來說,我們其實很可憐。因為我們人太過聰明了,思想過太複雜了,要追求的東西多了,害怕的東西多了,煩惱的東西多了,選擇的東西多了,一切的一切都多了,但我們也一直在失去著什麼。
看人要看到本質,看書就要看到其中的道理,聽音樂就要聽出自己的感情,欣賞電影就要了解其中的內涵。換句話說,就是交自己喜歡的朋友,看自己喜歡的書,欣賞自己喜歡看的電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活到今天,突然發現我只是我,我就是我,我還是我。

創作背景

我從貧窮中微笑地走來,我從苦難中自信地走來。我希望我可以收穫重生,我希望我可以改變命運,我一直很努力,我一直很用心。
生活欺騙了我們,但我們不能再自我欺騙。大學畢業的我剛進入社會就感到很茫然,很失措。兩年來,我一直沒找到人生的方向,本以為我可以憑我學的專業,撐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可惜我錯了,它太枯燥了,居然發現它是如此讓我難以適應,我的情緒開始牴觸它,開始厭煩它了。數次工作的失敗,讓我不得不從新審視自己的心靈,開始尋找人生的另一個突破口。或許這些讓我明白了些什麼,我錯過了大學時期規劃人生的最佳時光,我只是一味地學習,讓我走進了一個不知未來的死胡同。
我開始覺醒,不管道路有多曲折,我已經決定,從新開始另一段人生。人生不是比賽,人生只是要走一條屬於自己正確的路,走自己心靈的路。我們可以騙任何人,但我們不可以騙自己,我們可以辜負任何人,但決不要辜負自己。
太多人欺騙了自己,總是走入了人生的極端。要不就是拿著高薪、開著高級轎車進出賓館談業務,為了工作忙忙碌碌,說什麼這叫追求。要不就是香菸美酒,拿著微薄的工資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說什麼這叫享受生活。我們都有自己的最終的希望,但我們卻一直被塵世的浮塵蒙住了眼睛,我們開始抱怨,開始迷茫,開始就這樣沉湎,不問明天。
我有太多的苦悶,我無法述說,我就這樣畢業了,我開始意識到我在大學到底做了些什麼?上大學難道就是為了謀求工作?上大學難道就是為了體驗一段傳說中的幸福經歷?上大學難道就是為了拿個大學文憑?上大學難道就是為了光宗耀祖?或許我們正是這樣想的,而我上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多讀幾年書,少做幾年事,我一直寄希望利用學校可以逃避現實生活。開始認識到真正的自己時,卻發現他是如此的陌生,我總是在現實逐漸清晰時,才開始不知所措,我總是體會不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和“生於憂慮,死於安樂”的道理。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悲哀,很多學生都是不夠尊重自己的,總是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說只要順其自然就好,而多數說這些的人,只不過是為了安心地繼續目前的狀態。我們很希望可以一直就這樣下去,可惜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的吃得太多,遲早要加倍返還的。早點清醒吧,我們耽擱的不只是時間,還有青春與熱情。很多不幸的事其實都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赤腳走不了多遠的,早點給自己準備一雙鞋,最好就在這個時候,一切還來得及。
大學四年,很多人都荒廢了。不知道是教育體制的不完善,還是我們自己的不負責。太多的老師都只是照本宣科,沒有給我們講社會,沒有給我們講心靈,他們只是在教著,從來沒有給我們導。導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去認識自我,去認識社會,去做自己最能勝任的工作,能最開心地做自己要做的工作,而不只是傳授些課本知識,那些知識又能做些什麼?或許太多的老師只不過是為了自己拿工資,而根本不喜愛自己教學的工作。或許每個老師只要更盡職,更多些愛心,那將會有更多的學生從些改變一生。學生其實是很無辜的,因為他們是學生,因為他們有太多的不成熟,他們是無知的。他們就一直被周圍的環境影響著,有益的,無益的,健康的,不健康的。很多人明知道大學時期是心理和生理完善的最後階段,卻真的就完全撒手不管了嗎?一切轉換太快,讓我們從小就敏感脆弱的心那些承受得了。性格完善的學生當然沒問題,但那些從小親職教育不得當,人生閱歷少的同學怎么辦呢?這也就難怪大學生很多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憂鬱症了。不管怎么說,教育是老師應盡的責任,教而不學那是學生自己的造化,很抱歉說這些,其實這些只是我的內心話,大學時儘管有部分學習努力,但很多學生都只是自覺地學習,而不是自發的,或許那時一直沒有認識到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理想,認識到自己的將來,最後只學到了些不為所用的東西,出了學校照樣是愁苦連連,感覺不到生活的幸福,我們一直都沒有明白大學究竟應該做些什麼?
雖然我年齡尚輕,卻經歷了人生許多的事,我希望把自己的感想拿出來和大家聊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愁苦,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逃不過去,不管什麼樣的苦難都不應該讓我們倒下,我們要堅強快樂地活著,因為我們還活著,就應該找到活著的幸福。如果還有可能我會寫一本關於自己的書,因為有很多的事別人經歷的我都經歷了,而我經歷過的別人卻沒有。現在最迫切地是寫下這本書,聊聊人生的重要事,在這本書中引用了些經典的故事和自己的一些經歷來增加書的趣味性與真實性。每個章節都不是有孤立的,而是和諧統一的,因為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個人自己的心態,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的習慣,一個的人的能力,所以它的統一在於你自己的體悟,我並不是要教你怎么做,畢竟每個人都想從事不同的工作,想擁有不同的人生。但每個人卻會嚮往幸福人生,我希望可以讓大家自己有所認識,從書中得到些啟發,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那我也就很開心了,任何人的轉變都是從思想開始的,希望這本書能給你一點啟示,讓你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幸福。
從高中就有想寫書的希望,大學也在積極準備著,希望本不可能輕易實現,因為我並不認為我是個多么有決心的人,但畢業後幾次工作的失敗加上頑疾纏身,讓我開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思考自己。過去的希望再次浮現,也許這正是時候,我拿起了我的筆,我想與同學們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想。如果一萬字可以改變一個人,我希望可以寫十萬字,寫一百萬字。大學生因為聰明,所以也容易糊塗,我們有太多的思想,思想深刻的我們也容易走出人生的極端。大學生站在人生的跳板上,這一跳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人生幸福與否。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可以和同學們聊一聊,聊些我們最關心的話題,聊一下人生需要了解的話題,每個人都應該認識自己,找到心之所屬,找到正確的路,成就自己幸福的人生。
每個寫書的人都希望找到心靈的讀者,如果這本書三分鐘還沒有吸引,你大可不必看,不然就就是我的不對了,因為我從來都知道時間對一個人來說有多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的書,那就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我們繼續努力,做真正的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