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

內容介紹《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批判理論語境中的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稿作者在系統解讀維爾默的德文原著基礎上,從維爾默政治倫理學與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關係入手,考察了維爾默對批判理論規範基礎的重建,闡發了維爾默的後形上學現代性理論、現代—後現代美學、“自由的社群主義”政治哲學、民主倫理學,揭示了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構想,建構了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的基本框架;而且在批判理論語境中,分析了維爾默對批判理論第三期發展的貢獻,並進一步揭示了批判理論的“政治倫理轉向”這個最新發展趨勢。 《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批判理論語境中的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稿有如下特點:為國內學界關於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思想研究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具有開拓性和前沿性;書稿並不是對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構想的一般性描述,而是反思性和研究性的,因此具有思想性與深刻性;作者全面揭示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構想,建構了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的基本框架;並將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置於批判理論語境中,具體分析其歷史地位與當代意義,書稿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作者介紹王鳳才,男,山東諸城人,哲學博士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暨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研究國家創新基地研究員;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秘書長,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秘書長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當代德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德國哲學。

內容介紹

《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批判理論語境中的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稿作者在系統解讀維爾默的德文原著基礎上,從維爾默政治倫理學與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關係入手,考察了維爾默對批判理論規範基礎的重建,闡發了維爾默的後形上學現代性理論、現代—後現代美學、“自由的社群主義”政治哲學、民主倫理學,揭示了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構想,建構了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的基本框架;而且在批判理論語境中,分析了維爾默對批判理論第三期發展的貢獻,並進一步揭示了批判理論的“政治倫理轉向”這個最新發展趨勢。
《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批判理論語境中的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稿有如下特點:為國內學界關於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思想研究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具有開拓性和前沿性;書稿並不是對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構想的一般性描述,而是反思性和研究性的,因此具有思想性與深刻性;作者全面揭示維爾默政治倫理學構想,建構了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的基本框架;並將維爾默政治倫理學置於批判理論語境中,具體分析其歷史地位與當代意義,書稿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

作者介紹

王鳳才,男,山東諸城人,哲學博士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暨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研究國家創新基地研究員;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秘書長,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秘書長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當代德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德國哲學。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十幾部。主要代表作:《追尋馬克思——走進西方馬克思主義》(2003);《批判與重建——法蘭克福學派文明論》(2004);《蔑視與反抗——霍耐特承認理論與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政治倫理轉向”》(2008)等。

作品目錄

導論第一章 批判理論規範基礎 一、批判理論與馬克思主義關係 二、啟蒙辯證法重新詮釋 三、否定辯證法批判性重構 四、交往合理性批判性重構 五、多元的、公共的合理性第二章 後形上學現代性 一、阿多爾諾: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二、主體理性批判與“理性的他者 三、現代性與後現代性辯證法第三章 個體自由與共同體自由 一、現代自由的兩種模式 二、自由平等與合理性原則 三、自由民主與政治合法性第四章 人權、公民權與民主話語 一、人權、公民權與差異政治 二、人權、公民權與公共自由 三、公民權、人民主權與民主合法性第五章 形式主義倫理學批判性重構 一、絕對命令與道德原則 二、普遍化原則與許可法則 三、從形式主義倫理學到話語倫理學第六章 話語倫理學批判性重構 一、真理共識論批判 二、最終論證要求批判 三、話語倫理學U原則重構 四、有效性要求批判性反思第七章 民主倫理學構想 一、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統 二、法哲學與倫理學內在關聯 三、民主倫理與世界公民社會第八章 藝術崇高與審美救贖 一、藝術與審美體驗 二、藝術與崇高 三、藝術與審美救贖第九章 從“批判理論”到“後批判理論” 一、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三期發展 二、維爾默與批判理論的“政治倫理轉向” 結語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