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侄

從侄

唐宋普遍使用“侄/侄子”表示“兄子”“弟子”之後,時人便稱伯父、叔父的孫子為從侄。此後新詞“從侄”與舊詞“從子(指從父子)”為世人混用。語出:唐 杜甫《醉歌行》自註:“別從侄勤落第歸。”唐牛肅《紀聞·吳保全》:“其鄉人郭仲翔,即元振從姪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從侄
〖拼音〗cóngzhí
〖注音〗ㄘㄨㄙˊㄓㄧˊ
〖關聯稱謂〗侄、再從侄

解釋

從侄,父親的親兄弟的孫子。即現在的堂侄,堂房侄子。

釋義

“從侄”與侄、再從侄的關係以及基本用法
— — — — 父輩 平輩 唐宋以來——子侄輩
天祖及天祖以上
親同姓 …… ……
高祖
族父 族兄弟 <族子> 裹義從子
曾祖
從父 從祖兄弟 從兄/從弟 族子、再從侄 裹義從子

伯父/叔父
從父兄弟
從侄、再從子

兄/弟
侄·侄子 新義從子


註:從祖兄弟(分為從祖兄、從祖弟)之子也有稱作“從祖兄子”或“從祖弟子”的。
從侄 ,再從侄與再從子的關係
再從侄相當於“從子”含義中的“從祖子”一意。又稱為再從子。再從子由“子”到“從子(這裡指從父子的關係)”再到“再從子”而來。“再從子”中“子”與自己而言,似乎重在表明“子輩”的關係,而唐宋以後時人涉及“再從子這個含義”與己的關係,或偏於“侄”意念範疇,故出現了“再從侄”。再從子與再從侄只是前人先後構造的兩個新詞,而其體現的親屬關係實際是一樣的。
從侄,父親的親兄弟的孫子。即現在的堂侄,堂房侄子

典例注析

1)唐·杜甫《醉歌行》自註:“別從侄勤落第歸。”
2)唐·牛肅《紀聞·吳保全》:其鄉人郭仲翔,即元振從侄也。
3)《後漢書·盧植傳》李賢註:融【馬融】,明德皇后之從侄也。
扶風茂陵馬氏
馬仲
馬余
馬嚴
馬融
馬援
明德皇后
4)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