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西比較看中國建築的藝術性格

“禮辨異,樂統同”:中西建築的倫理觀比較二 “子不語怪力亂神”:中西建築的宗教觀比較三 “繪畫”之美:中西建築的藝術趣味比較五

主講人
蕭默
講座地點
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時間
2006年9月17 日
講座時長
121 分鐘
講座類別
建築
關鍵字
建築 中西建築
組織單位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原國家圖書館分館)
主講人簡介
蕭默 1938年~,湖南衡陽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築藝術研究所前所長,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主辦《建築意》主編、獲國務院津貼學者。主要著作《中國建築藝術史》(主編與主撰,獲中國圖書獎及文化部優秀成果一等獎)、《世界建築藝術史要》(系列)、《敦煌建築研究》(獲文化部優秀成果二等獎)、《蕭默建築藝術論集》、《文化紀念碑的風采——建築藝術歷史與審美》(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巍巍帝都》、《天竺建築行紀》等。參與國家幹部培訓教材《中國藝術》、《外國藝術》工作,負責撰寫建築藝術部分。
內容摘要
一 “禮辨異,樂統同”:中西建築的倫理觀比較二 “子不語怪力亂神”:中西建築的宗教觀比較三 “溫柔敦厚,詩教也”:中西建築的心理氣質比較四 “繪畫”之美:中西建築的藝術趣味比較五 “我以天地為棟宇”:中西建築的自然觀比較結論:既然各民族的社會歷史及其所形成的上層建築的不同,是形成各民族傳統建築藝術性格差異的本質依據,那么在現代條件下,中西國情和上層建築的不同,也將成為新建築藝術性格的差異的本質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