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村

徑山村

建立全程服務機制,便於村民辦事。為了方便村民辦事,使村民辦事時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徑山村全面推行村民全程代理服務工作新舉措,設立“一門式”服務大廳。堅持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建設農村政治文明。我們把加強民主法治建設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健康發展。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徑山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地處天目山脈東北峰,江南五山十剎之首——徑山寺風景區,距省城杭州40公里。徑山村轄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有農戶515戶,其中有中共黨員71名,村民(社員)代表43名,村班子人員7名,人口總計1610人。徑山村總面積為13.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8%,是一個山多地少,以茶葉、
村一角村一角
竹、筍和鄉村旅遊為主導產業的美麗鄉村。座落在村中的徑山享有“江南第一山”的盛譽,其主峰凌霄峰海拔769.2米,為杭州市內海拔最高點。徑山寺是徑山頂的“夜明珠”,徑山的景觀以其最負盛名,興於唐代、盛於宋代的徑山寺為佛教文化勝地,宋時被列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日本佛教臨濟宗視徑山寺為祖庭,並於13世紀傳入日本,一直是中日佛學、文化交流的一個熱點。徑山茶在多次省級名茶評比中榮獲第一,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優質產品,先後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證明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名牌產品,浙江省十大名茶,除茶葉外,徑山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筍乾、醬、酒等製品也十分有名。

經濟發展

該村開拓創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開發徑山茶,現有徑山茶生產8家,年產優質“徑山茶”26000餘公斤,產值1500萬元,“古鐘”牌徑山茶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名茶”
茶葉茶葉
之一。隨著徑山寺的名聲鵲起,帶動了其他資源型產業的發展,現有“徑山泉”飲用水生產企業3家,年產優質桶裝水150餘萬桶,產值達500餘萬元;杭州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占地200餘畝,種植苗木、水果、吊瓜等,年產值達300餘萬元,生態企業“紅毛本雞”養殖場利用竹園樹林圈養本雞,年產20000多羽;生態農特產品“綠地”牌筍乾、“穿山甲”冬筍遠銷海外,供不應求。生態企業的發展帶動了村經濟,增加了村民收入,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12234元,比上年增長12%,全村經濟總收入24312萬元,比上年增長20%,村級可分配收入達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村級集體用於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由2007年的105萬元上升到2008年的310萬元,村民用於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也由2007年的420萬元上升為2008年的535萬元。

基礎設施

近兩年來,我村不斷完善村裡的硬體設施:投資近300萬元,建立了1500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大樓,設有服務大廳、圖書室計生服務室調解室、會議中心、
健身之地健身之地
桌球室、健身室、星光老年俱樂部等;投入資金70餘萬元新建徑山、高塘塢兩自然村生活污水無動力厭氧處理池工程;實行亮燈工程,四年來投入資金20餘萬元,在里洪中心村,洞橋中心村,沿公路新安裝立桿路燈53盞,村莊內主要道路安裝借桿路燈45盞,使全村基本做到路燈亮化;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另外還完成了徑山古道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綠化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新農村生活品位。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以及配合區委、區政府開展“清潔綠化餘杭大行動”活動,村黨總支和村委會帶領廣大黨員和村民代表開展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整治行動。在村委會及主要道路兩旁種植花草樹木多處。其中:桂花樹3475棵,茶花658棵,紫薇花358棵,各種綠化面積新增達65000平方米,其中公共場所綠化面積10480平方米,村莊綠化率比往年提高8.7%,人均新增綠化面積40.322平方米。新建綠化小公園5處,健身點2處,使得村民在忙碌之餘有了休閒、散步、健身之地。此外,村還整治了船橋頭、大禹橋頭、上堡和徑山停車場邊閒雜荒地4處,13000餘平方米,均改建成小公園和綠化帶,部分進行了景觀布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