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正

1909年,他15歲,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 故鄉倒沒有忘記這位遊子,在縣誌和鎮志上,都為他立傳,介紹他的一生行狀,給予了應有的歷史地位。 在魯迅、周作人的日記中,多處記載了他們的宴集之事,現在留下了當年的一張照片。

徐祖正字耀辰,1894年生於崑山巴城鎮。出生不久,母親病故,寄養在崑曲祖師爺梁辰魚的故鄉棗巴城鄉下瀾槽村農民家。1909年,他15歲,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1911年,他回到巴城,積極支持巴城西北鄉村農民組織的“結福土地”社團,參預7月11日數千農民到巴城鎮上的搶糧風潮。事後,清廷密令緝捕首領,他被迫離開家鄉,溯江西上,到武昌參加十月的武昌起義。在日本留學時和郁達夫、郭沫若等共同組織了創造社;回國後與魯迅、周作人知交莫逆,與錢玄同、沈尹默、劉半農、俞平伯、張鳳舉等學者教授過從甚密。然而,在好多種版本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徐祖正的名字竟“名不見經傳”,對他隻字不提,好像從來沒有這個人。故鄉倒沒有忘記這位遊子,在縣誌和鎮志上,都為他立傳,介紹他的一生行狀,給予了應有的歷史地位。
1922年畢業回國,經張鳳舉(留日修學時好友)介紹,在北京高師和女子師範任講師。後結識魯迅弟兄,成為八道灣的座上客。所有交往的都是當時北大的名流。在魯迅、周作人的日記中,多處記載了他們的宴集之事,現在留下了當年的一張照片。他支持進步刊物《新青年》,並和魯迅一起加入語絲社。在《語絲》上發表了小說《蘭生弟的日記》和劇本《生日的禮物》,翻譯了日本島崎藤村的小說《新生》和《春》。這些作品後來都由北新書局印行問世。
解放後,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西方文學系主任等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78年5月,患癌症逝世,終年83歲。終生未偶,臨終前將珍藏的約值數十萬元的6226冊中外書籍,分贈給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實踐了他生前的諾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