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奉誥命下走介齎納徑坂賦成

徐徑坂:名徐霖,字徑坂。 斯:此,這,這個。 釋:脫掉,解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徐朝奉誥命下走介齎納徑坂賦成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趙汝騰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驛足行都來,手齎誥一軸。
發視喜非常,耆儒見褒錄。
斯人德無瑕,有子道振玉。
陛下自好老,微臣恥乾祿。
耕雲入山深,釣月翫水綠。
一朝朱紱賜,龐眉釋袍鵠。
萊衣拜稱慶,起舞徧親族。
我在霞洲上,折屐亦越宿。
茲忻贊書至,喔詩遣騶仆
遙知參侍點,論學紹淇澳。

題 解

詩歌恭賀朋友得到封賞。已屆老年的徐徑坂接到天子特使送來的封誥,特別興奮。徐徑坂為人剛直不阿、不善乾祿、情寄山水、隱逸自樂。作者不顧路途遙遠,也特地來為好朋友祝賀,一起吟詩作賦,用曾點言志和衛武公修身淇水的典故,與朋友共勉。詩歌用賦的手法,隱含祝賀和羨慕之情,卻無諂媚之意。

注 釋

題目:徐徑坂早晨接受朝廷賞賜他的命令於僕役之手,寫成詩一首。朝,早晨。誥命,朝廷頒布的命令。下走介,供奔走,如傳賓主之言的僕役、小使;古時主有儐相迎賓,賓有隨從通傳叫介。齎(jī)納,賞賜。賦成,寫成詩一首;做詩叫“賦詩”。
徐徑坂:名徐霖,字徑坂。周密《癸辛雜識》稱“汝騰為從官,力薦三衢徐霖為著作郎,至比之范文正公。而霖舉止顛怪,妄自尊大。霖之無忌憚,皆汝騰縱其狂。至目汝騰為大宗師,己為小宗師,遞相汲引。霖既被逐,汝騰亦不自安,遂求補外”云云。案集中與徐徑坂唱和最多,徑坂即霖之字。其《贈詹生謁徑坂》詩云:“瞻彼徑坂,今之泗水。”又《贊徑坂使君柯山講席之盛》詩云:“立天地心鳴道鐸,開生靈眼識師儒。”其推挹之詞,殊為誕謾無狀。
驛足:傳遞公文或傳送訊息用的馬。此代指傳遞誥命的人。
手齎:手裡拿著,齎,jī,攜帶,持。
軸:量詞。
耆儒:年老的讀書人。耆,老,古稱六十歲曰耆。
褒錄:嘉獎、表揚的記載。
斯:此,這,這個。
陛下:對君主的尊稱
乾祿:求祿位,類今之所謂“跑官”。
翫:玩的異體字。
朱紱:此指官印。朱,紅色。紱(fú),同“黻”,古代系印章的絲繩,亦指官印。
龐眉:眉毛又粗又黑,年老的樣子。
釋:脫掉,解下。袍鵠,即鵠袍,舊時應試士子所穿的白袍。
萊衣:萊衣,指對老人的孝順。此是作者對朋友的讚譽。唐代詩人孟浩然曾作詩曰:“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老萊子(約公元前599年一約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肇始人之一,楚國隱士。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孝子。自己72歲時,為了使老父母快樂,還經常穿著彩衣,作嬰兒的動作,以取悅雙親。
稱慶:稱讚、讚揚。
徧:遍的異體字。
屐(jì):木屐,一種笨重的木底鞋。
忻:假借為“欣”,心喜。《史記·周本紀》:“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悅。”
騶(zōu):古代掌管馬匹的官,又指古代達官貴人出行時前後侍從的騎卒
參侍點:即《論語·侍坐章》曾點言志。侍卑在尊者之側為侍也。
紹:繼承,緊密連續。
淇澳(qíyù):乃《詩經·衛風》中的篇名《淇奧》,此借代《詩經》。澳,yù,通“奧”,水的曲岸。

作者簡介

趙汝騰(?——1261),字茂實,號庸齋,晚年又號紫霞翁,太宗七世孫,居福州。理宗寶慶二年(1226)進士,歷禮、兵部架閣,籍田令。召試館職,授秘書省正字,累遷玉牒所檢討官。出知溫州,遷提點江東刑獄,知婺州。召為起居舍人,累遷權工部尚書兼權中書舍人,以事罷。未幾,起為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出知紹興府、泉州。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有《庸齋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