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寬

畢業後,徐明寬在父親的支持和幫助下,承包了100畝的板栗園,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牛皮閘村山多地少,每人僅7分地,以前這幾戶年收入不足400--500元,溫飽都無法解決。 其中,僅牛皮閘村10組就栽植板栗2000畝,每年板栗一項戶收入就達到5000元。

徐明寬,男,滿族,1980年3月出生,永甸鎮牛皮閘村10組村民,1998年6月畢業於丹東市東北有色金屬工業學校。
畢業後,徐明寬在父親的支持和幫助下,承包了100畝的板栗園,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通過學習、考察及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徐明寬有了一套適合當地的板栗園管理方案,也掌握了板栗的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嫁接改造等一整套成熟的技術,得到了專家的認可。現擁有板栗園550多畝,結果栗樹20000多株,年收入8萬元以上。
徐明寬富了,可他並沒有忘記周圍的鄉親們,更沒有忘記村裡的孤殘人員。從99年開始,他就常年僱傭14名工人到他家幹活,以補貼其家用。在這14名工人中,有8名是殘障人。這其中,有兩人無依無靠,自己生活;有四人老伴痴呆。殘疾人徐元清,老伴痴呆,無兒無女;陳寶奎、孔兆明都是聾啞人。牛皮閘村山多地少,每人僅7分地,以前這幾戶年收入不足400--500元,溫飽都無法解決。自從進了徐明寬家的板栗園工作後,年平均收入都可達到4000--5000元,最少的每年可收入3500元左右,每年僅這些人的工資就得50000多元。每年春節,徐明寬都不忘記給每個工人家送一袋麵粉,中秋節給送6斤月餅,農忙時每天供三頓飯。農忙時,僱傭70多名本組和附近的村民到栗園撿栗子,解決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同時,徐明寬積極鼓勵本村村民承包荒山、荒地栽植板栗,並無償為他們提供技術。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牛皮閘村現已擁有板栗產業3萬畝,每組都有4--5個面積達百畝、管理成規模的板栗園,僅板栗這一項,牛皮閘村年經濟收入可增加130--140萬元。其中,僅牛皮閘村10組就栽植板栗2000畝,每年板栗一項戶收入就達到5000元。
2005年徐明寬被評為“丹東市青年星火帶頭人”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