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務清

2008年4月以前,徐務清一直在垌心養護站工作。 徐務清在做好本站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支援其他養護站的工作。 但徐務清只安排了女兒去護理,他自己仍一心撲在養護工作上。

1978年參加公路養護工作,30多年來,先後榮獲過玉林地區交通系統先進生產者、全區公路系統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玉林市公路管理局“十佳養護工”、全區公路系統“十佳養護工”、玉林市“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
黝黑的皮膚,滿手的老繭,憨厚樸實的外表,徐務清身上有著養路人最明顯的特徵。
2008年4月以前,徐務清一直在垌心養護站工作。這是離玉林城區最偏遠的一個養護站,也是環境最艱苦的一個站。然而,徐務清從不怕吃苦,身上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別人的兩倍。1994年他被任命為垌心養護站站長。“只有老徐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大家說。
垌心養護站管養的玉桂線砂土路都在山區地帶,坡多、彎多,雨季經常出現塌方,而且車流量也比較大,超載車輛多,養護難度很大。在徐務清帶領下,垌心養護站的12名職工完成了本來要16個人才能完成的養護任務,玉桂線18公里砂土路質量一直名列玉林公路管理局前列,被譽為“王牌”砂土路。
徐務清在做好本站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支援其他養護站的工作。局領導見他工作有方,把他抽調到北市、小平山等站支援,指導開展養護生產工作。他每到一處都是兢兢業業,處處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出色地完成局領導布置的任務。
徐務清同時兼任垌心站計統員和加沙任務,身兼三職。他白天帶領職工在路上作業,晚上加班加點整理內業資料,每個月的內業資料都是在不占用生產工日情況下完成的。另外他還負責養護站全線加沙任務。沙場離養護站有11公里,站里車輛少,徐務清就利用下班後或休息日車輛空閒的時候來完成加沙工作。自己承包的路段,他就動員愛人幫忙完成工作。大家無不稱讚道:“徐務清對公路養護作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真是一個‘老黃牛’。”
徐務清對公路養護有一套方法。擔任站長之初,管養路段路況不穩定,遇到下雨容易出現坑槽。他發現原來使用的路料硬度不夠,便利用休息日到沿線山上進行料場調查,並聯繫附近石場,爭取到了石場廢碎石。在找到好路料後,帶領全站職工一段一段鋪設碎石層。經幾年努力,管養路段全部鋪上碎石層,路況質量顯著提高。10多年裡,徐務清帶領職工自采路料5萬立方米,節約資金約30萬元。
徐務清對全站工作都有全盤考慮,根據上級的每季工作重點,結合站里具體情況和管養路段的季節和路況特點,周密安排工作計畫的每個細節。城區公路管理局領導及其他同志都稱讚他為“最讓人放心的一位好站長”。對使用的路料,徐務清有嚴格要求,路面鋪補也是嚴格按照養護操作規程作業,鋪一處,牢固一處,避免了浪費。在玉林城區公路局原來的3個砂土路養護站中,垌心養護站年裡程養護成本是最少的,而路況卻是最好的。
2 0 0 8 年, 桂玉線改建成了瀝青路, 玉林城區公路管理局實現了全線無砂土路。為適應管養新要求,玉林城區公路管理局撤銷了垌心養護站,設立了北市大養護站。2 0 0 8年4月徐務清被任命為北市養護站站長,責任更加重大了。他帶領9名職工,開始了新的公路養護征程。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瀝青路養護技能,白天他邊工作邊琢磨,細心觀察其他熟悉油路養護工人怎樣操作,不懂就問,虛心請教。一天勞累下來,晚上他還在燈下啃書本,系統學習油路養護技術操作規程。在實際工作中,他不斷揣摩,用心實踐,很快在油路修補中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經驗。由於徐務清愛好學習,刻苦鑽研油路新技術,很快又成為了油路管養的“老師傅”。他鋪補的油路既美觀整齊又經濟耐用,為打造油路“王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0 0 9 年, 徐務清唯一的兒子身患晚期癌症,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玉林市紅十字醫院治療,需人護理。但徐務清只安排了女兒去護理,他自己仍一心撲在養護工作上。在兒子住院的3個多月里,徐務清只是利用星期天到醫院探望兒子,從未占用過半天工作時間。
兒子多么希望在自己人生最後的日子裡,父親能常在身邊多陪陪啊。8月下旬,兒子醫治無效辭世。還未成家、大學畢業在公安戰線上工作才3年多的兒子英年早逝,對徐務清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讓他的精神一度處在崩潰邊緣。徐務清最終選擇了堅強。工作了3 0多年從未請過年休假的他,第一次請了年休假,強忍巨痛,為兒子處理了後事。年休假還未結束,他又回到了養護站。也許只有他摯愛的養路工作才能減輕心裡的傷痛。局領導在養護站看見他後心痛地說:“工作還是先放一放,回去多休息幾天,養好身體要緊。”徐務清說:
“我與公路結下了深厚感情,一天不在路上,心裡覺得發慌,只有看到汽車在平坦、整潔的公路上賓士,我心裡才舒暢呀。”他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深深地感染了周圍的人。
徐務清就是這樣一個長年奮戰在公路上,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視公路為生命,把身心和熱血奉獻給公路事業的養路“老黃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