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

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

《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邵亦楊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於2008年1月1日出版,本書所要探討的是近20年來西方當代視覺藝術的最新發展動向,它與過去的藝術傳統,尤其是與前衛藝術之間的關係問題,融會了作者近年來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的“世界現當代視覺藝術研究”的教學內容和發表的一系列論文。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後現代”已經是一個讓人頭疼的辭彙了,怎么又來了“後現代之後”?為什麼當代藝術中出現了許多令人恐怖的作品?為什麼有的作品中甚至有鮮血,有爛肉?這還算是藝術嗎?難道令人震驚是藝術的目的嗎?藝術界究竟發生了什麼?現代博物館如何展示這些新的作品?理論如何解讀這些作品?新的美學觀念形成了嗎?在前衛藝術再次獨占鰲頭,繪畫“死亡”了很久之後,它怎么又回來了?讓這些問題帶著你閱讀本書,也許你會找到滿意的答案,也許你還會提出更多的問題。

編輯推薦

本書所要探討的是近20年來西方當代視覺藝術的最新發展動向,它與過去的藝術傳統,尤其是與前衛藝術之間的關係問題。融會了作者近年來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的“世界現當代視覺藝術研究”的教學內容和發表的一系列論文。其中包括英國的青年藝術(YBA)現象,和圍繞它所引發的一系列關於美、醜、恐怖、震驚等美學問題的爭論;美術館的新策略;在歐洲興起的當代藝術理論——“關係的藝術”;視覺文化中的形式問題和繪畫的回歸等近些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引發過很多爭議的當代藝術現象和藝術理論。

作者簡介

邵亦楊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術史論系博士,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外國美術史教研室主任,教授西方美術史和西方現當代藝術。著有ChineseModernArt1980s&1990s(英文),il.proqrest,USA,2005。在核心期刊發表重要學術論文十餘篇,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

目錄

第一章後現代主義之後?——殘酷的與溫柔的現實影像

第二章美麗的與恐怖的:YBA與後前衛!

YBA與“感性”

英國青年文化與反叛

新哥德式風格

屍體藝術——醜聞還是實驗?

科學試驗VS實驗藝術

為了震驚而震驚?

色拉諾的風波

黑色文化VS震驚美學

藝術有道德底線嗎?

第三章美麗的與恐怖鈞:YBA與後前衛

難道這也能算是藝術嗎?——藝術與反藝術的爭論

藝術的死亡還是藝術史的死

出路一:反藝術、反歷史

出路二:懷舊與複製

畢卡索,藝術史上最後的一環?

藝術之後的藝術

前衛復活?

YBA=前衛+波普?

第四章TateVSMoMA:現代博物館面臨新挑戰

博物館的危機還是新生?

TateModern的新生

MoMA:現代主義之家

巴打的現代藝術圖表

TateModern:新生藝術的試驗場

新MoMA的選擇:現代還是當代?

第五章從形式美學到視覺文化——在他者凝視下的形式

形式與形式主義

來自非形式的挑戰

形式VS社會—政治

視覺文化:新形式主義?

“所有的形式都是看著我們的面孔”——塞爾日·達內

第六章關係的藝術:與後—現代主義

接觸展:從1990年至今的關係藝術

後—現代主義還是現代主義的復興?

關係的藝術——藝術的關係之網?

第七章繪畫又回來了?

圖像時代的繪畫

繪畫or攝影,誰更接近記憶的真實?

馬琳·杜瑪斯——精神表現主義者

呂克·圖伊復斯——“不斷的恐懼,永久的不安”

彼得·道格——神秘的現實主義

伊門殺夫——幻像中的現實

馬丁·基彭伯格——當代藝術中的神話

當代新繪畫群體

藝術的終結還是繪畫的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