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齊

意為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迅"。出自《史記·五帝本紀》。我們古文所說的弱小,是指年輕少年叫弱小。書曰“聰明 齊聖”,左傳曰“子雖齊聖”,謂聖德齊肅也。又案:孔子家語及大戴禮並作“叡齊”,一本作“慧齊”。太史公采大戴禮而為此紀,今彼文無作“徇”者。 史記舊本亦有作“濬齊”。爾雅“齊”“速”俱訓為疾。今裴氏注云徇亦訓疾,未見所出。言 黃帝幼而才智周遍,且辯給也。

詞語信息

【詞目】徇齊

【拼音】xùn qí

詳細解釋

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迅"。

《 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者, 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 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 敦敏,成而聰明。” 裴駰 集解:“徇,疾;齊,速也。言聖德幼而疾速也。” 唐 陳子昂 《諫靈駕入京書》:“ 陛下以徇齊之聖,承宗廟之重。”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幼秉英喆,類徇齊之聖。”

【文獻記載】

史記 五帝本紀第一“ 黃帝者, 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 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 徇齊,長而 敦敏,成而聰明。”

“生而神靈”。“神靈”做兩個詞看,神就是神通,靈就是靈明。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說 黃帝有先天神通(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先天特異功能),而且特別聰明。

“弱而能言”,這個弱不是指體質!我們古文所說的弱小,是指年輕少年叫弱小。

“幼而徇齊”,很小的時候就對事物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長而 敦敏”,長大成人了,二十幾歲,非常厚道,而且絕對的聰明。

“成而聰明”,成謂年二十冠,成人也。聰明,聞見明辨也。

集解 徐廣曰:“ 墨子‘年逾十五,則聰明心慮無不徇通矣’。”駰案:徇,疾;齊,速也。言聖德幼而疾速也。索隱斯文未是。今案:徇,齊,皆德也。書曰“聰明 齊聖”,左傳曰“子雖齊聖”,謂聖德齊肅也。又案:孔子家語及大戴禮並作“叡齊”,一本作“慧齊”。叡,慧,皆智也。太史公采大戴禮而為此紀,今彼文無作“徇”者。 史記舊本亦有作“濬齊”。蓋古字假借“徇”為“濬”,濬,深也,義亦並通。爾雅“齊”“速”俱訓為疾。 尚書大傳曰“多聞而齊給”。鄭注云“齊,疾也”。今裴氏注云徇亦訓疾,未見所出。或當讀“徇”為“迅”,迅於爾雅與齊俱訓疾,則迅濬雖異字,而音同也。又爾雅曰“宣,徇,遍也。濬,通也”。是“遍”之與“通”義亦相近。言 黃帝幼而才智周遍,且辯給也。故墨子亦云“年逾五十,則聰明心慮不徇通矣”。俗本作“十五”, 非是。案:謂年老逾五十不聰明,何得雲“十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